【甘草形态采制】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直立而粗大,内枯黄或黄色,甜味。外皮红褐色。根茎多头。茎直立单一或分权,高40~7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4~8对,卵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密集紫色。荚果镰状弯曲,密集成球。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弱碱地盐土沙质草原。春秋采根,切片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炙甘草一般500克用150克蜜,加1/3的水搅匀熬开,投入甘草片,用慢火炒至蜜水吸尽、药色变黄即可。
甘草别名较多,有国老、美草、蜜草、粉草、甜根子、棒草、甜草、兴嘎拉(蒙古)等。
【养生保健作用】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经、肺经、脾经、胃经。在保健中,甘草除实,为脾胃要药。生用偏凉,炙用清热解毒、益气补虚。因甘草可缓急止痛,除治脾胃气虚外,对中气不足、气虚血少、心中动悸、痰嗽咳喘、腹痛挛急以及疮疡肿毒均有用之。
由于甘草善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同热药用之可缓热,同寒药用之可缓寒,补而不骤,泻而不速,所以应用广泛。
【养生方法推荐】
(1)甘草30克,马齿苋30克,忍冬藤30克,生大黄3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治疗重疖毒、痱毒。
(2)炙甘草12克,石菖蒲9克,首乌藤6克。水煎服。用于治疗心烦失眠。
(3)炙甘草15克,小麦30克,大枣5枚。水煎服。用于治疗妇人脏燥。
(4)甘草、芫花各9克。煎水外洗(勿内服),每日3次。用于治疗冻伤。
【保健注意】
(1)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2)常用量3~10克,大剂量10~30克;生用清热解毒,炙用补中益气。
(3)湿盛中满、恶心、呕吐者忌用。
(4)服用鲢鱼时禁服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