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素问》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0) 26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主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呜。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