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信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饮片炮制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0) 121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药材来源】信石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Arsenolitum或由硫化物类矿物毒砂Arsenopyritum或雄黄Realgar经加工升华制成。主含三氧化二砷。全年均可采挖,采得后,除净杂质。商品有红信石、白信石两种。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紫背天葵、石龙芮煅法:凡使,用小瓷瓶子盛,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却入瓶盛,于火中煅,另研三万下用之(《雷公》)。宋代有萝卜、灯心制:一两,以熟绢裹,用大萝卜一枚,开一窍,人砒霜,又用萝卜塞,却以线缠系,内铛中,以水入灯心五束,煮半日,出之,取砒霜令细(《圣惠方》);醋制:醋熬五遍细研(《圣惠方》);白矾制:用白矾铺地火煅七分(《急救》);萝卜制(《扁鹊》)等。明代有锡制:同锡炒,去锡(《普济方》);硝石制:同硝石研入罐内煅,出火毒(《要诀》);醋、甘草制:醋煮杀毒,或瓦合固济火煅半日,取出,用甘草水浸半日,拭干细研用(《入门》);煨制(《正宗》)。清代尚有红枣制:取红枣去核以砒代核,发扎入炭火煅至烟尽,取研细粉(《大成》);酒制(《良朋》);豆腐制(《串雅补》)等。

  【现代炮制方法】

  1、信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细。

  2、砒霜:取净信石,置煅锅内,上置一口径较小的锅,两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盖锅底上贴一白纸条或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成老黄色,离火待凉后,收集盖锅上的结晶。

  【饮片性状】信石为不规则碎块状,表面具灰、黄、白、红、肉红等颜色,白色和肉红色部分为透明,灰色则不透明,质量较脆,轻打可碎,具有不同颜色的层次。砒霜为白色结晶或细末。

  【炮制目的】信石味酸、辛,性大热,有大毒。归脾经肺经胃经大肠经。具祛痰、截疟、杀虫、蚀腐肉的功能。

  生砒石内服用于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外治瘰疬,银屑病,溃疡腐肉不脱等证。经醋、甘草制后,降低毒性,增强截疟作用。制霜后药性更纯,毒性更大。内服可祛痰截疟平喘,外用具有蚀疮祛腐杀虫之功能。用于寒痰哮喘,久疟,久痢,瘰疬,癣疮,溃疡等证。生、煅品临床应用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常互相通用。

  【应用选择】

  1、生砒石

  (1)寒痰哮喘:常与豆豉同用,共制成丸,可治寒痰哮喘,日久不愈者,如紫金丹(《普本》)。

  (2)疟疾:与白扁豆等共研为散剂,内服可祛痰截疟,如不二散(《丹溪》)。

  (3)休息痢:砒石乳细,溶于黄蜡中,以柳枝不断搅拌,旋丸内服,可治休息痢,长年不瘥,赢瘦衰弱者,如缚虎圆(《局方》)。

  (4)银屑病:配伍轻粉、雄黄、冰片等制成软膏涂敷,治银屑病,如复方红砒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5)瘰疬疔疮:常与白矾、雄黄、乳香,厚糊搓条外用,可治瘰疬疔疮,溃疡腐肉不脱,如三品一条枪(《正宗》)。

  2、制砒石

  (1)疟疾:以醋煮信石、硫黄、绿豆各等分,共研为散,内服治恶性疟疾,如一剪金(《宝鉴》)。配伍乳香、半夏,可治久疟,如久疟丸(《奇效》)。

  (2)哮喘:砒霜、面、海螵蛸各等分,为末,水调作饼,慢火炙令黄,再研细,吞服,可治哮喘(《赤水玄珠》)。

  (3)瘰疬恶疮:常与煅白矾、硇砂、胆矾、雄黄、朱砂、乳香、没药等同用,以稠糊为锭子,贴敷,治热毒壅盛,气血郁滞所致的瘰疬、痔漏、恶疮,如紫霞锭子(《准绳》)。

  (4)走马牙疳:大枣(去核)、红砒石、冰片,研成散剂,具有去腐消疳之功效,用于牙疳出血,齿龈腐烂,牙齿动摇,腮硬腮穿,如砒枣散(《上海市药品标准》)。

  (5)癣疮:配伍硫黄、密陀僧、腻粉,为细末,干者生油调涂,湿者药末掺之,如砒霜散(《准绳》)。

  (6)痔疮:红砒(煅白烟尽)、枯矾、乌梅(烧存性)、白灵药,共研细末,调涂痔上,可治痔疮,如枯痔散(《仙拈集》)。

  【现代研究】砒石以砷华为主。X射线衍射曲线分析表明,砒石除砷华之外,还混有绢云母、石英等矿物。热分析曲线特征:吸热335℃(小),825℃(微);放热740℃(小),230℃开始到740℃前失重——属砷华。砷华缓慢溶于热水,以舌试之有甜味,并现收敛性。白砒(砒霜)为( Asz 03)的单斜晶系变体,微溶于碱性热水中。砷华(或白砷石)的天然样品含Ag、Pb、Co、Ni、Sb等混入成分;人工制品的混入成分取决于原料矿物。实验表明,砒石入散剂用,酸溶出物中As(与其他成分)的比值低于碱溶出物中。碱溶率大于酸溶率带表现在Si、Al上。至于Pb的量比与As正相关,恰说明Pb与As赋存于同一矿物组分。那么,如何减少Pb的溶出量就值得研究了。白砷石和砷华的密度(分别为4g/cm3和3.7g/cm3)均低于铅黄和铅丹的密度(分别为8g/cm3以上和4.6g/cm3)。故可用水飞分开这两类化合物。

  砒石、砒霜、红砒主含三氧化砷,具有砷剂的基本药理、毒理作用。砷有原浆毒作用,且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

  砒石误服后,造成广泛性神经系统病变,对血管舒缩中枢和周围毛细血管有麻痹作用,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压下降,进而使小动脉受损,出现组织营养改变,对肾小球也有害。

  【附】文献摘录:“醋浸一宿,除毒,不可轻用。”(《仁术》)“醋煮杀毒用。”(《原始》)“已大热大毒,炼成霜其毒尤烈,人服至七八分即死,得酒顷刻杀人,惟宜生用者,不可经火。”(《通玄》)“经火更毒,得酒愈烈,过脐则生吐泄,服一钱杀人。”(《玉楸》)“醋煮,与芽茶或绿豆仁同研,以去毒。”(《逢原》)“经制无毒,不伤人畜……取香油一两,生砒一钱,研,入油煎,沫尽烟绝,擦鹅掌风。”(《全生集》)

  【总结】砒石始见于《开宝本草》。南北朝时代记载有紫背天葵、石龙芮共煅法,实际上这已是制砒霜法。以后的医书中也都记载有砒石的炮制方法,有不加辅料的研粉、水飞、煨制以及加辅料的白矾制、萝卜制、醋制、红枣、绿豆制等,目前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和煅制两种。

  砒石里含砷量很不稳定,样品之间甚至同块样品中的不同部位也有差异,因而影响临床疗效的稳定性,砒石应用前多经炮制,其方法多为直接加热,收取其升华物而成砒霜,这样产品更纯,质量稳定,但毒性也加剧,用时宜慎,孕妇禁用,常用量为0.002~0.004g,不能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积蓄中毒。内服宜入丸、散。本品极易溶于乙醇,故忌以酒浸服,以防中毒。本品外敷腐蚀力极强,尤其是深部疡面有腐肉更多选用。外用时通过皮肤、黏膜及创面组织能被人体吸收而致中毒,故涂敷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连续久用。疮口见血或皮肤破损者忌用,头部疾患不宜使用。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