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款冬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饮片炮制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0) 94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药材来源】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及泥沙,阴干。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浸后再用款冬花叶制(《雷公》)的方法。宋代有炒法(《博济》)和焙法(《洪氏》)。明代还有甘草水浸(《蒙筌》)和蜜水炒(《必读》)的炮制方法。清代基本沿用前代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款冬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梗,筛去灰屑。

  2.蜜款冬花: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人净款冬花内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款冬花每100千克用炼蜜25千克。

  【饮片性状】款冬花呈长圆棒形,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长1~2.5厘米,直径0.5~1厘米,上端较粗,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气香,味微苦而辛。蜜款冬花形如款冬花,表面棕黄色有焦斑,具光泽,略带黏性,味甜。

  【质量标准】款冬花含浸出物不得少于20.0%,含款冬酮不得少于0.070%。蜜款冬花浸出物不得少于22.0%。

  【炮制目的】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功能。

  生款冬花长于散寒止咳,多用于风寒咳喘或痰饮咳嗽。蜜炙后药性温润,能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多用于肺虚久咳或阴虚燥咳。

  【应用选择】

  1.生用常与紫菀射干麻黄细辛等同用,具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多用于寒饮郁肺,咳逆上气,喉中痰声辘辘等,如射干麻黄汤(《金匮》)。配伍桑叶、贝母、麻黄等,可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涎盛,鼻塞清涕,头痛眩晕者,如款冬花散(《局方》)。

  2.制用(蜜制品)

  (1)肺虚久咳:常与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同用,具补肺益气,止咳祛痰作用,可用于肺气虚弱,寒痰内阻,咳嗽气急,如款冬花膏(《传信适用方》)。

  (2)阴虚咳嗽:常与天门冬麦门冬知母熟地黄杏仁等同用,具有滋阴润肺,止咳作用,可用于肺阴不足,痰中带血,骨蒸潮热等,如太平丸(《修月鲁般经》)。

  【现代研究】款冬花含芸香苷、金丝桃苷、槲皮素、山柰素等黄酮类成分;还含款冬酮、款冬素、甲基丁酸款冬素酯等倍半萜类;尚含香芹酚、十六烷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等挥发性成分和千里碱;另含款冬二醇、降香醇、山金车二醇、蒲公英黄素、阿魏酸、β-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酸等成分。

  实验表明,款冬花煎剂及乙醇提取物有镇咳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作用。还具有平喘作用。其所含款冬酮有升压作用;以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实验测定,款冬花二氯甲烷提取物有抑制活性并对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结合实验有阻断活性。用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款冬花酮和新款冬花内酯皆有较强的抑制PAF的活性。款冬花醚提取物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豚鼠和家兔静脉注射、蟾蜍和蛙淋巴腔注射,少量略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大量则可引起惊厥及呼吸停止。小鼠口服款冬花煎剂,半数致死量为124g/kg;口服醇提取液,半数致死量为112g/kg;腹腔注射醚提取物半数致死量为43g/kg。有人对生款冬花和蜜款冬花进行药理作用比较,结果生品可升高血压,蜜炙后镇咳;生品醚提取物升压作用最强,蜜炙后醚提取物升压作用减弱。醚提取物的毒性大于醇提取物,大剂量对不同动物均可引起惊厥和死亡。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炒法、焙法、甘草水浸等。

  2.文献摘录“须取微见花者,如已芬芳,则无气力,拣去向里裹花蕊壳,并向里实如粟零壳及枝叶,以甘草水浸一宿,却取款冬叶相拌蒸一夜,晒干,去叶用”(《乘雅》)。“蜜水拌微火炒”(《通玄》)。“去蒂梗壳,甘草水浸一宿,日干用,蜜水拌更润”(《得配》)。“古人治久咳,款冬花一两,蜂蜜拌润,入茶壶中,以面固其盖,勿令漏气,壶下着炭火待烟从壶口出,口含吸烟,烟尽乃止,数日必效”(《通玄》)。

  【总结】款冬花从南北朝刘宋时期开始采用甘草水浸、炒、焙及蜜水拌炒等方法进行炮制。现代多沿用蜜炙法。款冬花蜜制的原始意图,明代《本草通玄》中有较明确的记载,认为“可治久咳”;近年来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大多是生款冬花和蜜款冬花。《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生款冬花和蜜款冬花。

  款冬花含黄酮类、倍半萜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与其药理作用的关系研究极少。目前仅对款冬花生品和蜜炙品升高血压、镇咳等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款冬花蜜炙后所含成分是否改变,尚需结合药理和临床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另外,用烘法代替传统的炒法炮制蜜炙款冬花,能控制饮片的质量。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