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斑蝥炮制方法与标准

饮片炮制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0) 211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药材来源】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全体。夏、秋二季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放人容器内闷死或烫死,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晋代有炙、炒、烧令烟尽(《肘后》)等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糯米与小麻子同炒法(《雷公》)。宋代有酒制、麸炒、豆面炒(《博济》),醋煮(《苏沈》),醋炙(《局方》),巴豆与米同炒法(《朱氏》)。明代出现了牡蛎炒(《粹言》)、麦面炒(《普济方》)、麸炒去头足翅(《禁方》)的记载。清代又增加了蒸制(《本草述》)、米泔制(《串雅补》)、土炒(《治全》)等炮制方法。此时,其炮制方法十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

  1.斑蝥:取原药材,除去头、足、翅及杂质。

  2.米炒斑蝥:取净斑蝥与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米,摊凉。斑蝥每100千克用米20千克。

  【饮片性状】斑蝥为除去头、足、翅的干燥躯体,略呈长圆形,背部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纹,胸腹部乌黑色,有特殊臭气。米炒斑蝥微挂火色,略呈光泽,臭味轻微。

  【质量标准】斑蝥含斑蝥素不得少于0.35%。米斑蝥含斑蝥素为0.25%~0.65%。

  【炮制目的】斑蝥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肝经胃经肾经。具有破血消癥,攻毒蚀疮的功能。

  生斑蝥多外甩,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用于瘰疬瘘疮,痈疽肿毒,顽癣瘙痒等症。

  米炒后,降低了毒性,矫正其气味,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狂犬咬伤, 瘰疬,肝癌,胃癌等症。

  【临床应用】

  1.生用

  (1)瘰疬瘘疮:常与白砒、青黛麝香研末外敷,具有攻毒蚀疮的作用。用于瘰疬结核,疮瘘流肿,久不敛口,如生肌干脓散(《验方》)。

  (2)顽癣瘙痒:常与川槿皮、轻粉、雄黄等同用,可治多年顽癣,诸药不效者,如顽癣必效方(《正宗》)。亦可捣末与蜂蜜调敷,能使皮肤发泡,用于牛皮癣、白斑等。

  2.制用

  (1)经闭、瘕瘕:常与桃仁大黄等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具有破血通经,消癥散结的作用。用于瘀血阻滞,月经闭塞,癥瘕痞块,如斑猫通经丸(《济阴》)。

  (2)肝癌、胃癌:常在鸡蛋上打一小孔,放入净斑蝥3只,烤熟去斑蝥,食蛋,每天1只,或提取斑蝥素压成片剂,用于肝癌、胃癌及多种癌症。

  【现代研究】斑蝥中的有毒物质为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充血、发赤和起泡,口服毒性很大,可引起口咽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等症状,往往引起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故斑蝥生品不内服,只能作外用,口服必须经过加工炮制。

  从斑蝥素理化特性来说,以米炒为宜。由于斑瞀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为110℃,米炒时锅温为128℃,正适合于斑蝥的升华,又不至于温庋太高使斑螫焦化。当斑蝥与糯米同炒时,由于斑蝥均匀受热,使斑蝥素部分升华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减弱。其次,斑蝥呈乌黑色,单炒难以判断其炮制火候,而米炒既能很好控制温度,又能准确地指示炮制程度,说明用米炒的方法炮制斑蝥是科学的。

  据研究将传统的米炒法改为低浓度的药用氢氧化钠溶液炮制法,认为可使斑螫素在虫体内转化成斑蝥酸钠,以达到降低毒性,保留和提高斑蝥抗癌活性的目的。

  比较了斑蝥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存在差异,在Mg、Zn、Cu等抗癌成分,去头、翅者比未去者及头、翅的含量依次偏高,有害元素Pb比未去者及翅、足依次偏低,净制去头、足、翅有必要。

  据药理实验,与斑蝥素的毒性及刺激性有关的物质有斑蝥素和甲酸,通过米炒和其他加热处理,可使其含量降低,使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升高。但斑蝥的头、足、翅中斑蝥素含量很低。除去头、足、翅后,不论生品或炮制品,斑蝥素、甲酸、脂肪油的含量升高,LD50降低,认为斑蝥可不去头、足、翅应用。传统米炒法虽能有效的降低斑蝥的毒性,但条件不统一,并且对操作者有刺激性。改用烘法炮制,可克服米炒法的一些不足,并能达到与米炒相同的炮制效果。进一步研究,采用碱处理的新炮制方法,经药理实验证明,新法炮制品在降低毒性,以及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面均优于米炒法。米炒和烘烤炮制均能显著地降低斑蝥的毒性,对大鼠的肾脏毒性亦有一定的降低。但对体重与肝脏毒性均无明显影响。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斑蝥及其炮制品中斑蝥素的含量,结果除90℃烘品外,其他炮制品中斑蝥素的含量均较生品降低。其中,90℃、100℃的炮制品中斑蝥素的含量与生品相差不大,120℃烘品与米炒品中斑蝥素含量明显降低。斑蝥素升华点为110℃,110℃以上的炮制品中斑蝥素的含量皆明显下降,此结果与理论相符。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米焙、甘草与糯米同炒等。

  2.文献摘录“凡用斑蝥……之类,当以糯米炒,看米色黄黑即为熟,便出之,去头、足及翅翼,更以乱发裹之,挂屋东营一宿,然后用之,则去毒矣”(《证类》)。“生者误服,吐泻难当”(《蒙筌》)。

  【总结】斑蝥从南北朝刘宋时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米炒法。综观斑蝥的炮制发展史可以看出,斑蝥的炮制大多为去头、足、翅后经加热处理,这样可以除去非药用部分,去其腥臭气味和解其毒性,其中米、面、麸和陈土等还作为中间传热体使药物受热均匀,质变酥脆,且可保护人体胃气。还可以看出,历代炮制斑蝥的方法由不加辅料的炙、熬、烧到加水、小麻子、醋等辅料逐渐演变为以米炒为主,对米炒工艺和规格的记述也不断完善。可见米炒斑蝥的方法是符合科学道理。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