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琥珀为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的化石状物质琥珀Amber。是遭受过局部氧化的碳氢化合物。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及煤屑。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有侧柏子制:凡入药中,用水调侧柏子末,安于瓷锅子中,安琥珀末中了,下火煮,从巳至申,别有异光,别捣如粉,重筛用(《雷公》)。唐代有“炙”(《颅囟》)。宋代有“以醋三升熬如膏”、“细研,水飞过”(《圣惠方》)。水飞法一直被后代沿用。明代有豆腐浆水制:同豆腐浆水煮百沸,略炙另研(《仁术》);豆腐制:“用细布包内豆腐锅中煮之,然后灰火略煨过。”(《粹言》)清代尚有乳制:乳浸三日煮软,捣碎用,上品也(《玉楸》)。
【现代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
【饮片性状】琥珀为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细粉状。表面血红色或黄棕色。不平坦,有光泽,体轻,质酥,捻之可碎,但稍涩而微黏。燃之易熔化,放出似松香气,变焦。摩擦带电。气无,味淡。煤珀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表面淡黄色且透明,部分表面呈黑色。体较重,质较硬,捻不易碎,燃之易熔,略有似松香气。磨擦带电。
【炮制目的】琥珀性味甘,平。归心经、肝经。具有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的功能。
本品多生用,用于惊风癫痫,瘀血腹痛,瘾瘕疼痛,小便不利,血淋茎痛。
【应用选择】
1、惊风癫痫配伍炒山药、朱砂、甘草、天竺黄、檀香、炒枳壳、茯苓、胆南星、炒枳实、红参为丸,具有镇惊安神,清热化痰作用。可用于发热抽搐,烦躁不安,痰喘气急,惊痫不安,如琥珀抱龙丸(《药典》)。配伍珍珠、朱砂、赤芍等,可治惊风发搐,如琥珀散(《总微》)。
2、瘀血腹痛常与酒牛膝、虎杖、丹皮、姜黄、桃仁、炒虻虫等同用,功能祛瘀止痛。可用于恶露不下,气攻心腹,烦闷刺痛,如琥珀汤(《总录》)。
3、血淋茎痛琥珀为末,灯芯汤送服,可治小便尿血(《仁斋直指方》)。配伍赤小豆、金钱草、当归、海金砂、郁金、炒蒲黄、制乳香、制没药、川牛膝、鸡内金等,可治泌尿系统结石(《山东中医杂志》1983)。
【现代研究】琥珀化学成分不十分固定,通常是由琥珀松脂酸的龙脑醚、游离琥珀酸以及非结晶质琥珀等的混合物构成。煤珀或含硫。琥珀属非晶质体,故对X射线无反应。琥珀约50℃开始失重,至480℃急骤失重,占样重的85%,自480~750℃,失重缓慢,占样重的25%。即受热挥发,高温(约800℃)全部挥发。煤珀分三阶段失重,即分别在390℃双谷间,465℃尖谷段和456~605℃间。这些特点与其C:H:O比例相关。煤珀中无机微量成分量大于琥珀,说明无机混人物量大。琥珀中也含有少量无机物。
【附】文献摘录:“入药研末,用汤调服。”(《蒙筌》)“一云安心神,俱宜生捣,人目制过用。”(《粹言》)“古人有用火煅者,虽易碎,去其真性,又近于燥,不可用。水磨者,荡去细尘,亏者太过,又不可。不如用布数层包定,铁锤打碎,放开,拣细者入抒钵内,轻轻慢研细筛,真性不失,亏者不多也。”(《一草亭》)
【总结】琥珀的炮制方法始载于《雷公炮炙论》,记载有侧柏子制的方法,其意在于增强琥珀镇惊安神的作用。宋代《太平圣惠方》琥珀煎丸中的琥珀是用“研细,以醋三升熬如膏”的方法炮制,其目的是以醋制达增强祛痰的作用。配伍虻虫、桃仁、大黄等活血祛瘀药,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通。历代炮制方法中以研细粉服用居多,此外尚有水飞、豆腐浆水制、豆腐制;主要在于研细及除去污秽洁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