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虻虫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饮片炮制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0) 55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药材来源】虻虫为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bivittatus Matsumura的雌性全虫。夏、秋二季捕捉后,用线穿起,晒干或阴干。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熬去足、翅(《玉函》)法。唐代有去足、翅熬(《千金翼》)的记载。宋代有炒令微黄,去头、翅、足(《圣惠方》),炒黑(《博济》),米炒制(《总病论》)等方法。元、明时代有麸制(《宝鉴》),去足、翅焙用(《通玄》)等焙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虻虫: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泥屑,去掉足翅。

  2、焙虻虫:取净虻虫,置热锅内,用文火焙至黄褐色或棕黑色、质地酥脆时取出,放凉。

  3、米炒虻虫:取净虻虫与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深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米,摊凉。虻虫每100千克用米20千克。

  【饮片性状】虻虫略呈椭圆形;头部呈黑棕色而有光泽,有凸出的两眼及长形的吸吻;背部黑棕色、有光泽;腹部黄褐色,有横纹节;质脆,易破碎;有臭气,味苦咸。焙后呈黄褐色或棕黑色,无足翅,微有腥臭气味。米炒虻虫呈深黄色,微有腥臭气味。

  【炮制目的】虻虫味苦,性凉;有毒。归肝经。具有逐瘀破积,通经的功能。

  生虻虫有小毒,腥臭味较强,破血力猛,并有致泻的副作用,不宜生用。米炒或焙后降低毒性和腥臭气味,便于粉碎和服用,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等症。

  【应用选择】

  制用

  1、血滞经闭常与水蛭大黄(蒸)、桃仁等同用,具有破血通瘀的作用,用于腹中瘀血通瘀的作用,用于腹中瘀血结块,内有干血,经闭,如大黄廑虫丸(《金匮》)。配伍熟地黄、水蛭、桃仁可治月经不调,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如地黄通经丸(《妇人》)。

  2、瘀滞疼痛常与水蛭、乳香没药等同用,能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用于疟母瘕结不散,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如化癥回生丹(《条辨》)。

  【现代研究】虻虫有提高小白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能扩张兔耳血管而增加血流量;有加强离体蛙心收缩力的作用;对脑下垂体后叶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改善作用。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单炒。

  2、文献摘录“去足翅,糯米炒”(《总病论》)。“入丸、散,去翅、足,炒熟用”(《纲目》)。

  【总结】虻虫从汉代就有不加辅料炮制的方法,近年来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焙法或炒黄法。虻虫气味腥臭,有小毒。古时应用炒(熬)法炮制,以达去毒和矫正气味的目的。现在所用焙法由古之炒法演变而来。有关虻虫的成分不详,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