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指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基本相似,明确诊断主要靠胃镜检查。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此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胃溃疡典型症状可表现为上腹痛及上腹不适等。绝大部分人可出现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但也有无任何症状,直至出现并发症。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主要有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纳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可能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频繁呕吐宿食,提示幽门梗阻。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中医认为本病是在慢性胃脘痛基础上,病邪阻滞的实痛、热痛。病初起自脾胃,后波及肝及其它脏腑。然基础之慢性胃脘痛,或由寒邪、食积阻滞;或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寒;或瘀血凝滞所致各不相同。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类似,是由于肠黏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多见于青壮年,主要依靠胃镜其明确诊。中医认为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等引起的。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最明显的区别是胃溃疡一般饭后半小时——1.5小时始痛,而十二指肠溃疡饭后2—4小时开始痛。该病患者一般选择去医院治疗,但许多人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通常好好坏坏,反反复复,如不及时治好,严重的会转成胃肠穿孔或胃出血,还会危及生命。
现为大家介绍一个民间土方。服药后,嗳气、反酸消失,黑色大便3天以后逐渐变黄,最多10天—15天可以治好。
偏方:乌贼骨85克(刮去硬膜)、象贝母 15克两位药,研末,每天饭前(空腹)服6克,每天三次。
乌贼骨。自古以来就是防治肠胃溃的良药,是历代中医大家治疗肠胃溃疡、胃酸过多不可或缺的要药。药典记载:乌贼骨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之功。善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乌贼骨有制酸、抗溃疡、降低胃液总浓度、止痛作用,因为其所含的钙盐既可中和胃酸,缓解呕酸及烧心症状,又可促进溃疡面炎症吸收,阻止出血,减轻局部疼痛。
象贝母。味苦而性寒,含有辛散之气,既能除热,泄降,又能散结。可以治疗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