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茵陈”重用方有卓效!-民间偏方

秘方偏方 adminlele 5个月前 (07-04) 12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中草药“茵陈”重用方有卓效!-民间偏方

对于茵陈的认识,最早来源于《伤寒论》里,治黄疸的茵陈蒿汤。其中的茵陈六两要先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临床多年,读众多名家医案,却不见有大剂量使用的。

按当代柯雪凡教授的考察,汉时一两为15.625克,取整数15克计算,六两亦为90克。显然后世医家远远未达到张仲景的用量,故临床效果参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读过一本小册子,《提高中医疗效的方法》书中讲到重用茵陈的问题,王辉武老中医谈到:茵陈蒿汤用于治疗阳黄是常法,但如何用好茵陈蒿这昧主药的剂量则大有学问。

重症肝炎,病情危笃,黄疸消长是病情向愈或恶化的指征,医者、病家对退黄都要求甚切,多数情况都可用茵陈蒿汤化裁,其中茵陈蒿用量30—40g不等,可谓大剂量。

但经反复诊治,虽利湿、活血、解毒并进,仍不见黄疽消退,在技穷之际,想到了“经方”的剂量问题,在《长沙方歌括》“茵陈六两早煎宜”指导下,按原方剂量4.6:1.5:1的比例,即茵陈90g、熟大黄30g、栀子20g。因为茵陈质轻,嘱将其先另用容器冷水浸泡,另煎,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通过剂量调整以后,退黄疗效倍增。此后每见常法乏效的阳黄,都参照这种方法,调整全方剂量比例,比常规用量疗效好得多。

后又看到辽宁名老中医陈国恩重用茵陈的资料,更令人咋舌。陈老颇推徐灵胎“一病必有一认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之说,主张精方简药,重点突出。尝谓:“用药如兵,贵乎选帅用将不可随意拼凑,以图面面俱到,如此则互相牵掣,药力难以集中,何以愈病?一方之中君药用量必重,任之以权,否则即为无制之师,焉能取胜乎!”寒热虚实,辨证已明即应大胆用药。

陈老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时,自拟茵陈退黄汤:以茵陈1250g、栀子10g、大黄10g、胆草15g、红花10g、白茅根50g、柴胡10g、茯苓30g组成。

陈老体会茵陈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阳春三月,百草生发,山野村民常以茵陈嫩苗煮食代菜,味美适口,多食无碍。该药疗效确切,退黄迅速,非大剂量不可,成人每剂不少于1000g,儿童不少于300g。

曾治一李性男患,素体健康,1周前食欲减少,恶心欲吐,困倦肢沉,面目色黄,伴胃脘不适,厌油腻,右胁隐痛,苔黄便燥,舌红苔黄而薄,脉弦数,腔黏膜黄染,巩膜黄染,肝右肋下2cm,质软,触痛。肝功化验:麝浊7u,锌浊14u,黄疸指数250u,转氨酶425u,碘反应(+),诊为湿重于热型黄疸,拟清热利湿退黄法。

处方:茵陈1250g,栀子15g,黄柏l0g,红花10g,滑石30g,木通15g,胆草10g,茅根100g,腹皮20g。水煎服。服药16剂,历时18天,肝功及黄疸指数均恢复正常,诸症悉愈出院。

前有车后有辙,自此开始临床重用茵陈治疗黄疸,疗效显著。

验案. 刘某某,女,73岁。胆管癌手术后,引起高度黄疸。(TBil:396umo/L),西医治疗降不下来,又因龄大,预后不良,令其出院,因不愿坐以待毙,故从干里之外,青海赴陕寻求中医治疗。刻诊:人清瞿黄瘦,面灰黄,眼结膜尤甚,脉弦细滑数,舌尖边红,苔白腻。纳差,脘胀,乏困,小便不很利,大便尚可。好在精神不错,因家人未告之患有胆管癌。现家属要求先解决黄疸,而后再治疗癌症。辨为湿热郁阻,血瘀脉络。处方茵陈蒿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茵陈90g、梔子15g、生大黄6g、虎杖25g、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川芎12g、赤芍30g、生地30g、桔梗10g、怀牛膝12g、柴胡12g、枳壳18g、郁金18g、生黄芪45g、公英30g、丹参30g、青陈皮各15g、太子参30g、生甘草15g,15剂,水煎服,日三次。

半月后,如期复诊,黄疸退净,化验TBil:16umo/L,病人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很是高兴。现已能正常吃饭,脘腹不胀,大小便正常。黄疸已解决,又为其处方,调养身体,治疗癌症。

实践证明:重用茵陈疗效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注: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个人切忌胡乱服用。切忌切忌!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