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夜啼的经方-民间偏方

秘方偏方 adminlele 5个月前 (07-04) 6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育婴家秘》说:“夜啼其原因有二:一曰心热,一曰脾寒”。夜啼是指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似有规律的疾患。一般责之于脾寒、心热、惊恐等所致,治疗中以时方为主。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脾阳不足、心胃火盛、痰热、外感余热未清及伤食引起者亦非少见,均主用经方,随症出入,颇能得心应手。

治疗小儿夜啼的经方-民间偏方

1、理中汤。理中汤由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组成,原为太阴病主方。笔者用此方移治夜啼,不论素禀不足,或吐泻后伤脾,或药误后损伤,凡具有面色青白,四肢不温,便溏,舌淡,屈腰而啼者均可使用。

吴某,男,6个月。患儿半月前因乳食不节致吐泻3天,日达10余次,经西药治疗后,吐泻停止,唯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日间静如常人。视其面色青白,四肢蜷曲,手足不温,不欲乳食,便溏,屈腰而啼,舌淡,指纹淡红,隐而不显。证属脾阳不足、阴盛气滞,治宜温中健脾,方拟理中汤加味:党参6g,白术5g,干姜3g,炙甘草3g,木香3g,钩藤5g。1剂后啼减,3剂啼止,诸症皆愈。

按:《诸病源侯论·小儿杂病》云:“小儿夜啼者,脏冷故也。夜阴气盛,与冷相搏则冷动,冷动与脏气相并,或烦或痛,故令小儿夜啼也”。本案禀赋不足,复加吐泻后脾阳受损,致阴盛气滞,郁积不舒,腹中绵绵作痛而啼作。故主以理中汤温中健脾,散寒止痛,药证合拍,而获良效。

2、泻心汤。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功能泻心火清胃热,主治夜啼属心胃热者。《幼科发挥》云:“诸热惊悸,不安多啼。此心脏本病也……甚者凉惊丸,三黄泻心丸”。考万氏三黄泻心丸,又名三黄五色丸,虽五衣为色(朱砂衣,青黛衣,雄黄衣,轻粉衣,芦荟衣各一分),但三黄实属本方原药。此方因病机皆为热毒壅积,三黄能泻心清热,故不论胎热、胎毒,或心火亢盛久用导赤散无效者,皆可酌情加味治之。

朱某,男,3个月。患儿啼哭不休已1周余,曾服中药4剂(方药不详),因罔效而来诊。视其面色红赤,眵泪较多,烦躁不宁,尿短赤,便秘3天未行,舌尖红苔黄,指纹紫滞。证属心胃火热,治宜泻心火清胃热,方拟泻心汤加味:大黄3g,黄芩3g,黄连2g,竹叶6g,蝉衣2g,钩藤3g,赤药3g,通草2g。水煎服。2剂后便润尿清,神安啼消。

按:《幼科释谜》曰:“多啼者,凡胎热、胎毒、胎惊,皆用此散,且无奇疾”。本案禀受胎中蕴热,心胃火炽,扰乱心神于内而作啼。故方用泻心汤加味泻心清胃,以解胎热,使火降热折则诸证自愈。

3、小陷胸汤。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栝楼实组成,功能清热涤痰,原治痰热互结的结胸证。成无己云:“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楼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吾将此方移用于痰热夜啼,凡具有喉间痰声漉漉,声如拉锯,舌红苔黄者均可应用。

洪某,女,8个月。患孩面赤微咳,喉间痰鸣,声如拉锯,夜间哭闹至天明已历5天,尿短,便微结,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证属痰热上扰神明,治宜清热涤痰,方拟小陷胸汤加味:黄连2g,法夏3g,栝楼实9g,胆星3g,天竹黄3g,人造牛黄1.5g(冲),通草2g,钩藤6g。3剂啼止,痰鸣明显减轻,继以上方加化痰之品而愈。

按:患孩痰热壅塞气道,上扰神明则喉鸣痰涌,夜啼而作,故方用小陷胸汤清化痰热为主。《医方集解》曰:“大抵此汤,病人痰热内结证用之”。痰热一清,则神安而寐也。

4、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组成,功能清热生津、益气和胃,原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吾用此方去粳米治疗气津两伤之夜啼,疗效颇著。

季某,男,1岁。患儿1周前患感冒,经中药治疗已愈,唯每夜啼哭不止,夜寐不实,尿短而赤,大便干燥,舌红尖尤甚,苔薄欠润,指纹淡紫。证属外感余热未清,热扰心神;治宜清解余热、益气生津,佐以安神;方拟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9g,生石膏9g,麦冬6g,太子参6g,甘草3g,知母5g,枣仁5g,钩藤6g,生地6g。3剂而愈。

按:小儿外感后夜啼,多属余热未清,热扰神明,耗气伤津所致,故用竹叶石膏汤出入3剂而病除。

5、小承气汤。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功能除满泻痞、轻下热结,主治夜啼属伤食者。凡具有腹胀、便硬、不欲乳食、苔浊腻者均可酌情使用。

胡某,男,11个月。患儿夜睡不安,啼哭3天,伴不欲吮乳(口腔内未见异常)、腹部胀满,便结,舌苔厚腻,指纹紫滞。证属乳食不节、腑气不通,治宜荡涤肠胃之邪,方拟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4g,枳壳3g,厚朴3g,谷芽10g,莱菔子6g,内金3g,木香3g,钩藤5g。2剂后便通啼消。

按:小儿脾常不足,一旦乳食无度,常致脾胃受伤。本案患儿乳食失节,是导致夜啼不安的主要因素,故方用小承气汤加味以消导攻积,使腑通食化而诸证霍然。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