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香散:一张叶天士临证常用成方-民间偏方

秘方偏方 adminlele 3个月前 (07-04) 5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叶天士系清代名医,其案中藏理蕴法,论方析药,阐前人之微奥,启后世之门径,颇具特色。观叶案中所用成方,远溯《黄帝内经》《伤寒》诸籍,近采景岳、嘉言各家,加减化裁,明机辨证,可师可法。妙香散首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叶天士临证常用成方之一。

妙香散:一张叶天士临证常用成方-民间偏方

诠方释药

妙香散,又名辰砂妙香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其主治男子、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并誉此方常服补益气血,安神镇心。其由麝香一钱,煨木香二两半,姜汁炙山药、茯神、茯苓、黄芪、远志各一两,人参、桔梗、甘草各半两,辰砂三钱组成。服时以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妙香散被多部医籍收录,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清代医家黄庭镜谓此方可疗目疾,《目经大成》载“因梦遗精,因遗视惑,此方主之”,并赋诗曰“妙香木麝两氤氲,人静神凝益远闻,芪宿授殊详药草,风鸣桔梗志无分”。《明医指掌》于此方之用有二:其一为男子固精,“精滑者,不因交感而自泄也,先服妙香散”;其二为产后补养安神,“妙香散,治产后乍见鬼神及恶露不尽,如神药也”。

医家多以固精、安神为妙香散之功效,然此方亦可理气。《王旭高医案》载“拟荆公妙香散加味,补益心脾,通达气机立法”。《丹溪心法》言此方能治溺血、遗精,而明代医家戴原礼更有发挥。戴原礼于《秘传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两书,屡屡提及妙香散一方,以此方治疗舌衄、血淋、白浊、遗精、失眠、多梦等病证。

妙香散一方,由麝香、木香、山药、茯神、茯苓、黄芪、远志、人参、桔梗、甘草、辰砂10味药组成。《医方集解》诠方解意曰:“山药益阴清热,兼能涩精,故以为君;人参、黄芪所以固其气,远志、二茯所以宁其神,神宁气固,则精自守其位矣;且二茯下行利水,又以泄肾中之邪火也;桔梗清肺散滞,木香疏肝和脾;丹砂镇心安神,麝香通窍解郁,二药又能辟邪,亦所以治其邪感也;丹砂镇心安神麝香通窍解郁,二药又能辟邪,亦所以治其邪感也。加甘草者,用以交和乎中。”又云:“是方不用固涩之剂,但安神正气,使精与神气相依而自固矣。以其安神利气,故亦治惊悸郁结。”可见此方能五脏兼顾,扶正理偏,气血并调,固精宁神。

《普济方·诸虚门》载王荆公妙香散一首,功能“安神秘精,定心气”,其组成为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益智仁、龙骨、朱砂,共7味。而观叶天士用妙香散,因其师承清代医家王子接之术,故多参考《绛雪园古方选注》所载王荆公妙香散而论。《绛雪园古方选注》注解该方:“夫精之藏蓄在肾,统摄在脾,至疏泄之时,则惟听命于心,故用茯苓、远志通肾以泄邪火,人参、益智固脾以摄真精。茯神安神,朱砂定气,龙骨秘精,三者皆安镇心经之药,炙甘草调和阴阳,则心有所主而精不摇矣。二香能清梦寐,又乌可阙之。”

叶案举隅

叶天士于妙香散一方,应用频繁,《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未刻本叶氏医案》三书中妙香散原方施用的医案就有十余则,其化裁加减之案更是不胜枚举。其于妙香散之用意有二:精气同治,益气固精;调心脾肾,三脏兼治。并据病情变化有所侧重。现举三案详述之。

医案一

《临证指南医案》:“张(二四)形壮脉小,自述心力劳瘁,食减遗精。仿景岳精因气而夺,当养气以充精,理其无形,以固有形。妙香散。”

其形壮而脉小,形脉不相应也,病因心力劳瘁所致,证见食少、遗精,辨病属遗精,辨证为气虚不摄。精气学说是中医学经典理论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所论述。《管子》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气一源,互生互用,是精气学说核心。《景岳全书》载“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亦强调二者联系性。叶天士对于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广泛继承,发挥应用。据精气学说,精病治气,养气以充精,补气以摄精,此叶天士“理其无形,以固有形”之意。妙香散一方人参、茯苓、茯神益气化精固精,而兼龙骨、益智仁收敛固涩之药,合病之情,适病所宜。

医案二

《未刻本叶氏医案》:“情志怫郁,心阳与肾真不交,少寐,阳痿,体质多湿,柔腻之品不合,宜用王荆公妙香法。人参,茯苓,龙骨,茯神,炙甘草,湘莲,远志,辰砂,广木香,益智仁。”

情志起病,心肾不交,心阳不达于下,肾水不济于上,证见少寐、阳痿。辨体质是叶天士辨证特色之一,辨体多湿,湿邪易困脾,脾虚可知,用药不可以碍脾之品,脾体阴用阳,故言“柔腻之品不合”。此病心、脾、肾三脏病也,清代医家邹滋九言妙香散为“心脾肾兼治之法”,观此案可知。此方较原方加炙甘草、湘莲、广木香三味。其中炙甘草脾药,补脾气;木香理气之品,行气化湿;湘莲有健脾、益肾、养心之功。湘莲为湖南湘潭所产莲子也,其名最早见于南朝江淹《莲花赋》,湘莲与宣莲、建莲合称“三大莲子”,道地药材也。观其加味,仍遵原方之意,守方增效。

医案三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马(齐门,十五岁)脉来濡,腹大,按之不坚,脉象非阳。述食时不适意,郁伤在脾,法当辛温通补。人参,厚朴,煨姜,益智,茯苓,煨木香。”

此案病属积聚,证见腹大,按之不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景岳全书》谓“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叶天士临证重视阴阳,审脉辨证,首辨阴阳。脉濡,属阴脉也,然辨体质,为纯阳之体,体脉不合,舍证从脉。病机为郁伤脾阳,观其方剂与妙香散相差甚远,而方后徐大椿注言“妙香散加减”。同书中有言“医用妙香,谓香能醒脾”,取其一端而用之,徐大椿精研叶学,体悟其意,窥一案而知之。遵“辛温通补”意,依法立方,化裁妙香散。人参、茯苓补脾益气,煨木香、厚朴理气通腑,治脾勿忘理胃。煨者,以药物置火灰中煨之使熟也。煨制之品芳香之力更胜,且煨法有缓和药性,增强疗效的作用。煨姜、益智皆辛温助阳之品,而益智又有益火补土之功。全方益气温阳,辛散通补,虽为妙香散变方,而不拘泥于其用。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