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虽然没有“蛋白尿”的名,但早认识到肾主封藏,尿中有蛋白治以固肾补脾,用三味平淡的中药,扣住病机即可见效。只要理解清楚了现代医学中描述微观物质的生命之机理,依旧可以用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辨析认识清楚其本质,从而处方遣药,解决临床问题。
例:牛XX,男,13岁。1978年春初诊。患儿母代述去年患肾炎,头面四肢浮肿,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治疗四个月,水肿消失,尿蛋白尚存在。出院时尿检蛋白(++),脓球少量,续服激素两月余,逐渐减量停服。近来饭量突减,颜面苍淡,尿检蛋白(+++)或(++++)脓球消失。诊脉沉缓,舌苔薄白微腻。患童行动活跃,除颜面苍淡及食欲不振外,余无可据之证。尿蛋白存在,乃病未痊。肾气不敛,脾湿内著,故脉沉缓、苔薄白微腻。用收敛元气、健脾固涩法治之。
方用固肾除湿汤:山萸肉6克,白扁豆15克,黄柏2克。一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二诊:连服三十剂,经几次尿液检验,蛋白及其他项目均为阴性,食欲渐增,颜面渐显红润。嘱其再服以固疗效。
三诊:又服二十余剂,近日连续尿检三次,均为阴性。饮食活动一如病前,是否停药,希诊断酌定。诊之:脉缓,观患童精力充沛,嘱其停药观察。1979年1月随访,病愈。
按:肾炎疾患,在祖国医籍为水肿病。一般治到水肿尽消,精力充沛,即算治愈。现代医学证实,尿蛋白存在,病未痊愈,是肾脏有损,血浆蛋白随尿渗漏。在治疗上达到肾功能恢复正常,尿蛋白即消失,是为痊愈。
古人认为肾主封藏,肾虚封藏失职,脾精渗漏,与现代医学血浆蛋白随尿渗漏,名异而实同。方中山萸肉收敛元气,固涩滑脱;白扁豆和胃健脾,化湿调中;黄柏燥湿益阴,清泻相火。共达收敛元气、健脾固涩之效。
治疗蛋白尿,证、脉是进行辨证论治的两大依据!
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的症状消退或大部分消退后,继续保持大量蛋白尿,甚或合并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问题,长期未能彻底解决。这种情况有的应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氮芥、氯喹、消炎痛等可以缓解,有的暂时缓解以后,刚刚停药不久又有大量的蛋白尿出现;有的则始终不见缓解,所以很多临床工作者纷纷从中、西药的配合上找办法或从中药上想办法。例如:有的主张用固涩药,有的主张用黄芪、党参,有的主张用活血逐瘀,有的主张用清热解毒等,但是由于临床上不能获得广泛的验证,所以一直不能普遍推广。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1964年以后,曾经进行了一点探索,但至1973年没有取得一点进展。长期的、反复的挫折教训,使我认识到:单纯的,生搬硬套的采用别人的经验是行不通的。为此,我又反复的学习了辨证论治的概念。《说文》说:“辨,判也。”《广韻》说:“辨,别也。”证,《增韵》认为是“候”和“质”的含义,《宋书·沈约自序》认为是证据。《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被认为是具体应用辨证论治于临床的先驱,它明确地阐明证、脉是进行辨证论治的两大依据。而细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大量蛋白尿的方剂和使用方法,大都违反这个原则。
蛋白尿的患者有哪些特点?
在脉、证并重原则指导下,我对一些病证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发现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大都具有以下特点:
1、全身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尿色黄赤,脉沉弦细涩。
2、全身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尿色黄赤,排尿时泡沫多,脉弦细涩。
3、全身无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尿色黄赤,脉滑小数。
4、全身无任何自觉症状,仅见尿色黄赤,面色㿠白,脉弦滑稍大。
5、仅见尿色黄赤,咽喉干痛,脉浮。
6、仅见口渴口干,尿黄赤,舌苔薄黄或薄白,舌尖红赤,脉细。
7、仅见口干口渴,尿黄赤,舌苔白,舌尖红,脉弦滑。
8、仅见面色㿠白,口干口渴,尿黄赤,脉虚弦滑。
9、仅见面色㿠白,口干口渴,尿黄赤,腰酸,脉虚弦滑。
10、仅见面色㿠白,轻度浮肿,口干口渴,腹满纳呆,腰酸,尿黄赤,脉虚弦滑。
11、仅见面色㿠白,轻度浮肿,下肢沉重,尿黄赤,腰酸,脉虚弦滑。
12、下肢浮肿,沉重乏力,尿色黄赤,舌苔黄,脉浮滑等。
事实证明,这些患者都没有明显的脾虚、肾虚、瘀血脉证,或很少具有脾虚、肾虚、瘀血的脉证。从此以后,我就以事实为根据对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大量蛋白尿者进行了观察。
例如:凡见尿黄赤者,即根据情况酌加知母、黄柏、连翘、瞿麦、萹蓄、茯苓、泽泻、茅根、木通;咽喉疼痛,鼻干者,酌加桑叶、蝉蜕、僵蚕、苏叶、牛蒡子、薄荷;若咽喉干痛久久不愈者,酌加元参、麦冬、生地;口干渴较甚者,酌加花粉、知母、生地、山药、元参,甚者加大黄、滑石;舌尖红赤者,酌加木通、滑石、连翘;面色㿠白者,酌加黄芪、人参、党参、麦冬、五味子、当归;面色萎黄者,酌加健脾除湿之苍术、白术、苡米、山药、青皮、陈皮;腹满纳呆者,酌加苍术、白术、青皮、陈皮、茯苓;腰酸者,酌加生地、五味子、山萸肉;脉浮者,酌加蝉蜕、苏叶、薄荷、桑叶、牛蒡子、僵蚕;脉滑者,酌加清热之知母、黄柏、芦根、花粉,或化痰之半夏、竹茹、陈皮、桔梗;脉虚者,酌加补气养阴或补气养血之黄芪、当归、人参、党参、麦冬、五味子;脉濡者,酌加山药、苡米、白术、扁豆;脉弦者,酌加附子、肉桂;脉涩者,酌加温阳之附子、肉桂,活血之益母草、桃仁、红花,理气之青皮、陈皮。并分别根据桑菊饮、生脉散、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当归补血汤、橘皮竹茹汤、瓜蒌瞿麦丸、六味地黄汤、资生丸、导赤散、升降散、芪脉地黄汤、十味温胆汤、参芪丹鸡黄精汤进行化裁,初步取得了一些疗效。
例如:宋某,男,11岁。慢性肾炎3年多。先在某院以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两年多,后又配合补脾补肾药治疗一年多,虽然浮肿已经消退,但却明显的出现向心性肥胖,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激素减量后,尿蛋白很快上升至++++,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2~3个。并反复感冒,咽喉干痛,疲乏无力,尿黄赤,腹满,舌苔黄白微腻,脉虚大弦滑。
综其脉证,诊为气阴两虚,湿热不化,乃拟补气养阴,燥湿清热之剂,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山药15克,生苡米15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茅根30克。
服药2个月后,反复感冒、咽喉疼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均明显改善,但此时因停激素太快,尿蛋白反而由++增至+++,红细胞+,白细胞+。此时患者因看不到中药的明显疗效,特别是发现尿蛋白反有增多的情况,又加激素内服。再审脉证,除咽喉疼痛,痰多,尿黄赤外,脉已转为浮象,此乃气阴大复,风热未除耳,乃拟疏风清热,化痰利咽之剂。
处方:蝉蜕9克,僵蚕9克,桔梗9克,甘草9克,牛蒡子9克,苏叶9克,连翘9克,茅根30克。连续服药2个月后,又停服西药,但此次停药后,尿蛋白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至+,红细胞、白细胞偶见。又继服上方一个月,尿蛋白不再下降,咽喉干痛继续存在。再审脉证,除小便黄赤外,脉见弦涩不调,别无所苦,此风热已除,膀胱之阳气衰之故耳。乃拟肉桂1.5克以温膀胱助气化,知母15克、黄柏15克、茅根30克以除湿热。服药两个月后,诸证消失,尿常规正常,而愈。
马某,男,15岁。慢性肾炎一年多,经激素、环磷酰胺、中药等配合治疗浮肿消退后,尿蛋白仍然持续在+++到++++之间,红细胞、白细胞少许,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各1~3个。邀余诊视,初以益气养阴,燥湿清热治疗一个月,病无进退。停西药观察,一个月后,病情未见加重。再审脉证,口干而渴,尿黄赤,脉弦涩不调,别无所苦,乃以瓜蒌瞿麦丸加减予之。
处方:天花粉12克,山药30克,瞿麦12克,茯苓10克,附子1.5克。服药3个月,尿检查已完全正常。但感冒后,仍有蛋白微量出现,此风热所致耳,予疏风清热之剂6剂而愈。
李某,女,23岁。慢性肾盂肾炎2年,前医以中药、抗生素等治疗后,虽然尿急尿频尿痛已经消失,尿培养已无病原菌。但仍经常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痰多,失眠心悸,口干咽痛,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脓球少许。审其面色㿠白无华,脉虚大弦滑。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痰热不化。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清热。
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知母10克。
服药三周后,精神、食欲、睡眠等证均好转,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脓球消失。根据效不更方的原则,又服原方一个月,除口干,舌苔白,舌尖红赤外,症状大部消失,尿蛋白亦减为+,红细胞、白细胞消失。
但此时再继续服用一个半月却不见明显效果。诊其脉沉滑小数,舌尖红赤,乃云:心火下移于小肠所致也,乃拟导赤散。生地10克,木通10克,甘草10克,竹叶10克。半月后,查尿蛋白微量,但此时脉象见微涩,乃改予:附子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一周后复查尿蛋白消失。其后为防止复发继服上方20剂,尿连续检查7次,均正常。
耿某,男,25岁。慢性肾炎二年多,经中、西药治疗后,虽然腹水、全身水肿均已大部消失,但仍时见下肢轻度浮肿,腰酸乏力,恶心呕吐,腹满不适。细审其证,除以上证候外,并见面色㿠白,舌苔白,舌质淡而暗,面微浮,脉虚大弦滑,尿蛋白++++,红细胞100个,白细胞20个,颗粒管型3个,透明管型2个。
综合脉证,诊为脾肾俱虚,湿热下注,为拟补气养阴,除湿清热,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茅根30克,苡米30克。服药3剂后,恶心呕吐消失,浮肿、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等症好转。
宗效不更方意,继服上方20剂,浮肿消失,尿蛋白减为++,红细胞+,白细胞+,又服药2个月,诸证消失,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但连续服药60剂后,尿蛋白却不见减少。审其脉弦细涩,改予瓜蒌瞿麦丸,30剂后,尿全部正常。
对于临床症状消失而留存的尿蛋白的治法!
肾炎的治法颇多,效果相对稳定。一般而言,治疗肾炎随着症状的好转与消失,尿蛋白也随之减少或消失,也有一些病例症状全失,唯尿蛋白犹存,单独消尿蛋白治疗十分棘手,现将我的治疗经验介绍于下。
1、健脾补气。可用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黄芪粥(黄芪30g,赤小豆60g,糯米60g)煎粥常饮。
2、温脾补肾。用温补地龟汤加生晒参3g(或党参20g),鹿茸3g,紫河车10g。
3、阴阳双补。用双补地龟汤加鹿角霜20g,或用地黄饮子。
4、气血双补。用当归补血汤合八珍汤。
5、清热利湿。用清补地龟汤加石韦、白茅根。
6、滋肾养阴。用缓补地龟汤加山药、益智仁。
7、固肾涩精。用涩补地龟汤或萆薢分清饮,或缩泉丸,或用九龙丸(金樱子、枸杞子、山萸肉、莲子肉、当归、熟地、芡实、茯苓)。
8、单纯消蛋白法。蝉蜕炖牛肉或苏叶煎田螺丝。
9、活血化瘀法。桃红四物去生地加益母草、丹参、板蓝根、金银花。
以上九法仅供参考,望读者加以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