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古代中医的经典方药,那就不得不提到医圣张仲景。在张仲景时代,所创立的治病良方,大多具有“药味少、剂量大、效果好”的特点,一千八百年来,一直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并且还将张仲景所传之方都称之为“经方”。
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被誉为“千古伤寒第一方”,也被誉为“群方之首”,可以说是张仲景创下的一个奇妙的方剂,而且《伤寒论》里有很多条文和方剂都与桂枝汤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桂枝汤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
桂枝汤的组成其实很简单,一共也只有五味中药,而且这五味中还包括了食药两用的生姜和大枣,要说真正纯中药只有三味而已。
在《伤寒论》中记载,桂枝汤由“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在古代,煎服方法是特别讲究的,这就像泡茶要懂得茶艺一般,这煎药也要有煎药的工艺。
桂枝汤的五味药在选材上都要按要求如法炮制,然后用水1400毫升,用微火煎煮至药液只有600毫升时,去掉药渣,等到药汁不太烫口时,一次服用200毫升。在服药一刻钟左右,需要喝一碗稀粥,大约200毫升。除此之外,还要盖一个不厚不薄的毯子,使周身微微有汗方可。
一定要记住的是,是微微有汗,而不是大汗淋漓,如果出了过多的汗,病情反而不会好,甚至会加重。
桂枝汤有哪些作用呢?
对于桂枝汤的作用,一般来说,主要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如果说桂枝汤只有这点作用,那它如何担得起“千古伤寒第一方”呢?
其实应该被活学活用才对,我们主要关注桂枝汤的在于“调和营卫”,不仅仅是可以用于一些感冒、流感、低热等问题,对于出汗异常、过敏性鼻炎、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多种疾病都有调理作用,主要在于符合“营卫不和”的病机属性。
哪些人适合用桂枝汤?
既然这个桂枝汤,被誉为“千古伤寒第一方”,那么它能适合所有人吗?肯定是不能的,比如说外感热病,还比如说阴虚火旺,又比如说血热妄行的,都是不宜服用桂枝汤的,除此之外,孕妇以及月经过多的女性,需要慎用桂枝汤。
桂枝汤禁忌
对于桂枝汤来说,禁忌也是有一些的,不过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三点:
1、伤寒表实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强调,桂枝是解肌发表的,如果患者脉象浮紧,发热,无汗,那就不能使用桂枝汤,为了强化记忆,张仲景还说了“常需识此,勿令误也”八个大字,意在告诫后世医家,千万不要给伤寒表实证的患者服用桂枝汤,如果误用就会导致汗出不来、寒散不去,这样病情会加重,心情会更烦躁,这就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了。
2、湿热内蕴
张仲景指出,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
所谓酒客病,顾名思义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人们在大量饮酒后,体内的湿热会不断增加,不管他有没有太阳中风证,似乎都不太适合桂枝汤。如果是醉酒后出现伤寒表虚证的话,建议用葛花解酲汤加减化裁,如果是过度饮酒从而出现类似太阳中风证的,也不宜使用桂枝汤,因为这种看似像“太阳中风证”,实则不是真正的“太阳中风证”,贸然用桂枝汤就药不对症了。
3、里热壅盛
对于桂枝汤的使用,张仲景曾有这样一个“醒目”的记载,那就是凡是服用桂枝汤后出现呕吐的,之后这个人会吐脓血的。这个看起来是不是“很唬人”?
不过这个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服用桂枝汤吐了,之后再吐脓血,这说明体内是有“内痈”存在的,如果体内没有内痈,自然是不会吐脓血的。那么,内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主要与体内的热毒壅盛有关,热毒内生,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津液外越,就会有出汗、发热,甚至头痛等症状,的确有点类似太阳中风证,但需要注意的是,凡是热毒内盛的人,一般还有舌红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的特点,这样比较容易鉴别,但在临床中尚需细心发现这些其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