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是土地的颜色,土地是万物的根基。脾在五行中属土,掌管着饮食的运化,是人体后天成长的根本。
带黄字的中药材,组成了中药界的名门望族。谁便拉一个出来,地黄、大黄、黄连、黄芩,哪一个都是大名鼎鼎。如今,黄连、黄芩、大黄,这三味均与脾土相关的黄家成员聚到一起,要干一件清泻人体热积的大事。
脾喜燥不喜湿,湿邪积聚的时间久了,就像没有翻晒的稻谷一样会化热。故消热积,除了清热,还要除湿,三黄之性味均苦寒,苦能燥湿降逆,寒能清热泄浊。正是对症之选。
1、黄芩清泻上焦之火
黄芩苦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任它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都是手到擒来。凡湿热之症皆可用。
药圣李时珍在16岁时突患急病,咳嗽吐痰,烦渴,潮热,久治不愈。后来一位道长采用黄芩为其治疗,半月之后,李时珍身热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状也消失了。传为医界美谈。
2、黄连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此苦味,当然要入心泻心火,去心之湿热,消心之瘀血,令心舒适安稳不烦躁。
还因心肝同为宝贝,能镇肝凉血,燥湿开郁。加之其性大苦大寒,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故还可燥胃肠湿热积滞。由此平肝胃之呕吐,通腹痛之滞下,甚至能上行清风火之目病。
3、大黄上中下三焦之火均可除
大黄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被称作“四大金刚”,具有“药中张飞”之称,故得“将军”之名。其活动范围广,脾、胃、大肠、肝、心包经,都是它的地盘。无论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目赤咽肿,都可用。
三药配伍,正是金元名医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之中的三黄丸,健脾燥湿,去积热,清泻三焦火毒。
而若热积三焦,会引来多种症状:
上焦(心肺)有热,向上攻冲,会引起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
中焦(脾、胃、肝、胆、小肠)有热,会引起心膈烦躁,饮食乏味。
下焦(肾、大肠、膀胱)有热,会引起小便赤涩,大便秘结。
更甚则五脏俱热,痈、疮、痍这些红肿热痛,化脓或不化脓之症均可产生。
湿热下注,可导致各种痔疾,表现为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三黄丸可将上述症状统统消除。
【组成】黄连(去芦),黄芩(去芦),大黄各一两。
【制法服法】将上药打细为末,把蜂蜜放入锅中加热,等到蜜开始沸腾的时候把药末放入锅中制作成丸剂,如梧桐子大(约黄豆大)。每次服三十丸,用温开水送下。如脏腑堵塞严重,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也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