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脾类中成药
这类药主要作用是补养脾气。由于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大便溏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汗、反复感染等病证可选用。有的尚兼有温阳作用,如附子理中丸。
这类成药,大多须服用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但目前大多以高营养、高蛋白饮食喂哺小儿,故小儿的纯虚之证已很少见,多属虚实夹杂证或以实证居多,因此该类药的适应证较少。
1、启脾丸:蜜丸。每丸重3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莲肉、山药、白术、泽泻、茯苓等。
有健脾止泻功能。适于因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面黄腹胀、吐泻少食等症。每服1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2、参苓白术丸:水丸。每袋内装18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白术、茯苓、莲肉等。
有补益脾胃、调中止泻的功能。适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虚久泻、纳呆厌食等症。每服3~6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蜜丸,每丸重9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白术、附子、干姜等。
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痛肠鸣、喜暖怕寒等症。每服半丸至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二、消食化积类中成药
这类药主要用于因乳食不节形成的食积证,以及因乳食积热而引起的发热、烦躁、便秘等症,有的尚可用于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高热惊厥等症。
此类药物均有消导、克伐或攻泻等作用,因而只可中病即止,久用反可伤损正气,小儿食积目前尤为多见,因食积导致的疾病又较多,故该类药的适应证很为广泛。
1、七珍丹:水丸。每袋50粒。
说明:主要药物是巴豆霜、胆南星、天麻、半夏曲等。
有化滞、清热、镇惊的作用,适于小儿因乳食积滞肠胃所引起的呕吐、便秘以及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发热、抽搐等症。该药内含巴豆霜,泻下力较猛,体壮病实者方可应用,体弱儿忌服。1~2岁每服10粒,2~3岁每服15粒,4~5岁每服20粒。温开水送服。
2、至宝锭:蜜丸。毎丸重1.5g。
说明:主要药物是牛黄、麦芽、陈皮、朱砂、白芥子等。
有清热化痰、消积通便的作用。适于因积滞内热、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发热、烦渴、痰喘、吐泻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该药一定是实证、热证方可应用,或是虽体弱、但兼夹食积郁热明显者,亦可暂用。单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吐泻痰喘等症不宜用。
3、王氏保赤丸:水丸。每管内装0.3g。
说明:主要药物是巴豆霜、制南星、川贝母、大黄、朱砂等多种中药,按特定方法炮制合成。
有清热导滞、镇惊化痰的作用。专治小儿乳滞疳积、喘咳、痰鸣、呕吐腹胀、发热急惊、神迷痰厥等症。
6个月内婴儿每次服5粒,6个月至2周岁,每超过1个月加1粒,3周岁以上每超过半岁加5粒,10~14岁每次服0.15g。常服有补脾胃、助消化、预防停滞生痰的作用。
4、小儿消食片:片剂。每瓶内装100片。
说明:主要药物是鸡内金、山楂、槟榔等。有消食化滞的功能。适于因食积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疳积等症。1~3岁每次服2~4片,3~7岁每次服4~6片,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三、消积补脾兼施类中成药
该类中成药除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外,尚可益气补脾。适于脾气虚弱又兼夹食积者,或食积日久不消而伤脾气者,表现肚腹胀满,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呆,舌质偏淡等。
1、肥儿散:散剂。每袋内装0.9g。
说明:主要药物是白术、山药、鸡内金、山楂等。有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适于因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而引起的腹泻、水谷不化等症候。1岁内每服半包,1~3岁每服1包,3岁以上,每服2包,温开水送服。
2、一捻金:散剂。每袋内装1.2g。
说明:主要药物是人参、大黄、槟榔、朱砂等。有扶正、导滞、通下的作用。每次服1.2g,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岁内小儿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