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事,在历经了很多曲折之后,发现与最初的预想会发生千差万别的变化,无不令人感慨。在医学界也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很多古老的方药,在最初创立之始的时候,本来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而设,没想到过了很多年后,后世医家却改变了原本的用途,使它的流传度更广,这有点类似现代音乐领域中的编曲,有很多老歌估计早已被人们遗忘,但却有新的音乐家将其进行改编,从而变得传唱度更高。
在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用毕生心血写成《伤寒杂病论》,其中记载了大量的经典良方,流传千年而不衰,有的方剂在千年的传承中,基本上还是围绕着原本的用途进行不断扩散,而有的方剂却不一样,从最初的用途到后世的变革,发现其中有着较大的改变。正所谓,“师古而不泥古”,站在前人的肩上,有所创造,也是一件好事。
在中医方剂中,理中汤可以说是现代十分常用的一个经典良方,可最初在《伤寒杂病论》里却是用于霍乱兼表证以吐利为主的(《伤寒论》386条),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的(《伤寒论》396条),以及胸痹,心中痞气,熊满,胁下逆抢心的(《金匮要略》)。但如今,理中汤主要是脾胃虚寒和阴虚失血等病机所引起的各类疾病。这个方药流传到千年后的变化,估计就连张仲景本人也没想到。
理中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伤寒论》记载,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仅仅4味中药组成,具体煎服方法是,将四味中药切细,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医圣张仲景还特别强调,“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理中汤仅仅四味药,对于脾胃虚寒、升降失常的问题可谓是正中要害,其中方药配伍也是颇具特色。
全方以干姜为君药,温中祛寒、扶阳抑阴,是振奋脾阳的良药,以人参为臣药,主要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以白术为佐药,主要起到健脾燥湿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益气和中的作用。
四味中药组合,一温一补一燥,使脾胃阳气得以振奋、寒邪得以去除,这样运化升降功能就正常了,其他因此而产生的病症也就消失了。
理中汤的四味药还真是奇妙,人参、甘草和阴,干姜、白术和阳,阴阳相合,诸证自愈。更奇妙的是,理中汤稍微化裁一下,照样可以变出经典良方。理中汤去掉干姜,加上茯苓,不就是四君子汤的雏形了吗?理中汤去掉白术,加上茯苓,不就成了黄芽汤了吗?那么,这两个化裁的方剂,为何要加茯苓呢?乾隆御医黄元御这样说,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
理中汤服药之后,需要用喝热粥,并且静卧覆被,这种服药之后的将息法有点类似桂枝汤,那么,理中汤的喝粥盖被与桂枝汤的喝粥盖被,意义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桂枝汤的喝粥盖被,主要意义在于帮助药力发挥外散的作用,而理中汤的喝粥盖被,却是帮助药力理中而内温。
那么,理中汤究竟适合哪些病症呢?只要是脾胃虚寒、升降失常所引起的病症都可以,比如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腹满食少,呕吐下利,阳虚失血,病后喜唾涎沫等症状,在舌脉上,主要以舌质淡、舌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为辨脉要点。理中汤的现代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比如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疾病,辨证属于脾胃虚寒,均可采用理中汤化裁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