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湿逐饮汤加减治胃脘跃动(痰饮心悸)-民间偏方

秘方偏方 adminlele 5个月前 (07-04) 8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胃脘跃动”即胃脘停饮而引发的心悸,祖国医学有过明确的记载,患者一般为心悸、心慌、伴有失眠、头晕等证,实际上,慌乱的感觉并非心区而是胃脘。多年来,我惯用“胃脘跃动”这个术语称之。

渗湿逐饮汤加减治胃脘跃动(痰饮心悸)-民间偏方

“胃脘跃动”的病因病机是:心下停水,心主火而恶水,水气凌心,则引发心悸。

心下停水,主要由于多饮寒凉之水,伤抑脾阳,失于运化,也有体素阳虚、脾失健运、复多饮水而成。我在临床中遇到的以前者为多,而大都是青壮年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兹述如下:

“水在心,心下坚筑”,心下者即胃,这些患者心慌、心乱往往感觉在心窝处,这是本病辨证特点之一。这些患者,水湿蓄胃不得运化,故舌光无苔而滑,舌质多紫,脉滑而偏弦右关有力。

在治疗“胃脘跃动”患者的临床中,往往因为忽略其辨证要点,便易与心阳虚、心气不足而引发的心慌、心悸混为一谈。

心阳虚、心气不足引发的心慌、心悸,舌淡脉弱,面白无华,动则心慌气短,肢冷畏寒,食减体倦。治疗原则当温补益气,安神养心,这里不再赘述。

我在治疗“胃脘跃动”时,常用方剂是“渗湿逐饮汤”。

【方药】半夏10克,风化硝10克(分冲),茯苓31克,花槟榔10克,猪苓31克,郁李仁16克。

方中郁李仁、花槟榔、风化硝用于泻水逐饮;茯苓、猪苓渗湿利水,茯苓兼以健脾安神;半夏降逆止呕,以助饮走下焦之功。这个方剂,是在小半夏加茯苓汤、指迷茯苓丸、小陷胸汤等方剂的基础上,取其方义,精简提练而来的蠲饮温阳之经验方。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例一】唐XX,男,30岁。1970年10月6日初诊。

主证:心慌已有七年,自述胃脘处尤甚,曾服用西药“毛地黄”及中药“安神补心汤”若干剂,毫无效果。心电图检査:窦性心律不齐。心脏跳动间歇,因迁延日久,患者对治疗感到信心不足。舌苔稍白腻,但不垢不厚,舌中无苔而滑,脉右关弦滑有力,二、三至即有一停,食睡尚佳,二便正常。

【辨证】胃脘跃动。

嘱服“滲湿逐饮汤”七剂,方中特将风化硝加至16克,郁李仁加至31克,忌食生冷。

二诊:10月13日。患者自述,服药后,日泻十余次,最多一天达十七次,注下如水,心慌有缓,足见停水为患。泻后不觉乏力,反感轻松,食睡更佳,均为水邪既去、脾阳振奋的现象。又嘱服前方七剂而愈。

后患者述,数年前,喜好足球、篮球,每至全身大汗,运动后常以冷饮为快,久而始觉心慌,心跳间歇长达七年之久,即嘱患者自此以后,永远忌饮冷水,加强锻炼,注意出汗排泄,追访至今,病未再犯。

【例二】王XX,男,31岁,1973年4月8日初诊。

主症:心慌、心悸、长夜失眠三年余,每天只睡二、三小时。自述平时喜饮冷水,胃脘处慌乱似觉与心跳有关。舌苔薄白腻,脉偏弦滑。

【辨证】胃脘跃动。嘱服“渗湿逐饮汤”三剂。

患者服笫一煎药后,当夜即腹泻3次,泻后鼾声入睡达十小时之久,可谓覆杯而愈,连服三剂,未再心慌、心跳,追访五年,从未复发。

多年来,在临床中治愈多饮冷水造成的“胃脘跃动”患者200余例,其中农村患者即有140余例。掌握“胃脘跃动”的辨证要领及治疗方法,对解除患者的痛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十几年前,我曾参加医疗队赴北京郊区巡回医疗,发现不少有心慌、心悸、头晕失眠的患者中,有很多为“胃脘跃动”。

经过调查,这些患者都有饮井中冷水的习惯,特别是天热劳动休息时,整碗整瓢的暴饮,饮后便在树荫下处坐卧休息,至使水液不能运化随汗排出而停于胃中,中阳暴恶,久而久之,终成“胃脘跃动”。

患者虽有许多痛楚,但因患者体素健壮,仍然可以出勤劳动,劳动之后,汗出反觉证候见轻,这也是病程长的原因之一。

治疗上投以“渗湿逐饮汤”,病程短者,三、四剂药即取效,病程较长、水邪蓄重者,仍服原方,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其中郁李仁16克~31克,风化硝16克,十余剂后均可告愈。我从医疗队返院后,悉此方仍在当地流传。

“胃脘跃动”,也有体素阳虚,复多饮水而成者。治疗上,我常在“渗湿逐饮汤”的基础上加党参、白术、炮姜等药以健脾温阳,扶正祛邪。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