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婆又名苦斋菜,学名“败酱草”,民间食用苦斋菜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客家地区它是一种非常有名的常用药效野菜。
苦斋菜四季野生,煮食时闻起来有一种类似“臭脚丫子”的气味,但吃起来却味道鲜美,并且具有多种防治功效。
百年来,客家地区一直流传着贫苦农民以苦斋为生的谚语:“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苦斋饭,喝的苦斋汤。”客家人一直深信:“苦斋花香,常吃身体硬邦邦;苦斋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苦斋汤苦尽甘来的感觉,让人更加怀念过去的岁月,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
苦斋味道另类而有特色,和榴莲、臭豆腐那样,起初因味道而排斥,品尝过后,因味道而吸引。
苦斋的药用价值也十分广泛,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等功效。中医认为,苦斋性苦寒,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等功效。
1、防治贫血:苦斋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盐、钙盐等,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2、清热祛湿:苦斋菜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故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清热解毒、抗病毒、护肝明目,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3、防治癌症:苦斋婆水煎剂对急性淋巴型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用于防治宫颈癌、直肠癌、肛门癌症。
苦斋菜既有鲜用亦有干品,鲜用的话可用嫩叶作汤或炒食,因其叶部发达而有一定的苦味。不过现在更多的人都会把苦斋菜晒干存放,以便随时拿来煲汤。要用时先把干苦斋的粗梗摘掉,这样熬制时苦菜才能熬得烂,好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