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下坠的大眼袋怎么治?-民间偏方

秘方偏方 adminlele 5个月前 (07-04) 7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最害怕的就是黑眼圈和下坠的大眼袋,因为它不只是有碍观瞻,也是衰老的象征。

黑眼圈,一般认为主要是熬夜造成的。熬夜最伤肾精,黑是肾之色。大眼袋,在经络上属于脾管辖,眼袋肿大,多属于脾虚。有个说法是,肾虚眼圈黑,脾虚眼袋大。

水肿下坠的大眼袋怎么治?-民间偏方

今天重点跟大家说说大眼袋:

最在意的还是女人,面不嫩、面不白有许多美容护肤品可以养护,但是,一旦有了大眼袋,按摩也按不掉,敷鸡蛋清也不管用。

嫌单眼皮不漂亮可以做手术割成双眼皮,对影响容颜的大眼袋却毫无办法。

有了大眼袋,再美丽的眼睛也失去了光彩。在别人眼里,一副憔悴面容,看上去好像苍老了好几岁。每天出门,都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折磨着自己。

怎样减少或者去掉大眼袋呢?

前面说过,大眼袋形成的原因是多是脾虚。这是针对大多数老人而言,对年轻人来说,则是脾虚和瘀滞。

血脉不利,血不利则为水,血不利则为肿。和打架局部会形成肿胀是一个道理。张仲景先生有个方子叫当归芍药散,是气血两虚夹湿证的代表方。它能够肝脾同调,气血同治。是21世纪中国人的美容方。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川芎半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相当于十粒梧桐子大),酒和,日三服。

现代用法:作散剂,每服6~9克,日服2次,黄酒或者米粥调服。或作汤剂:水煎两次,温服。

在《金匮要略》中这个方子是用来治疗女人腹痛:“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三因方》称: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

当归芍药散主证,血色不佳,颜面色泽不红润。不仅贫血色白而且苍老,带有灰垢之象,其色不艳。肌肤干燥不润,皮下兼有水气,故血液循环不良,肌肤松弛。

寒冷证者,常着厚装,颈围围巾,夏日穿布袜子,冬日穿布袜加套,恶风,门窗封闭,夏日恶电风扇。

虚证者,淡漠,目中无神,怠惰,语音低微,口语无力,步履缓慢。

女性很多有原因不明的水肿,临床检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心肾都没有什么大碍,晚上就特别疲劳,手足有轻度水肿,这样的人很多有轻度的贫血,虚弱体质的就很适合当归芍药散。

用于治疗腹痛的方子,怎么能治疗大眼袋呢?

方中芍药味酸苦而性微寒,人肝、脾二经,既擅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又能通血脉,利小便,《神农本草经》卷2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止痛,利小便”;《名医别录》谓其“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本草备要》谓其“补血,泻肝……治血虚之腹痛”,可谓一药多用。

川芎辛温,善走血海而活血祛瘀;当归辛甘而温,养血活血,合芍药补血以治肝血不足,合川芎祛瘀以疗瘀阻血络。

泽泻甘淡性寒,入肾与膀胱而利水渗湿,正所谓“血不利则为水”,以消除血与津的滞塞。

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复脾运,同时有燥湿渗湿之功。合而言之,芍药、川芎、当归调血以柔肝;白术、泽泻、茯苓调津以益脾,与酒和服,更可助血行,通经络。

归纳起来,方中当归、川芎、白芍是用来活血的;茯苓、泽泻、白术,是用来利水湿的。

配伍特点:补泻兼施,泻中寓补;津血并调,治血为主;肝脾同治,调肝为要。既能利水又能活血,这不正好符合大眼袋形成的病机了吗?

临床表现为血虚而见体质不佳,面色苍白或浮肿者,此方最为适宜。

当归芍药散是调血水第一方,是让女人瘦身漂亮的高效方。

如果眼袋形成的时间不长,可以用散改为汤: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泽泻40g、生白术20g、茯苓20g。每日一副,三碗水煎成一碗半,每次热服半碗。

如果眼袋形成的时间比较长,就服用散剂。散者散也,慢慢可以散掉,非一日积成,岂能一日消掉,所以,要有耐心,坚持服用几个月。不仅能去掉眼袋,更重要的是会感觉浑身都舒适痛快。尤其是女人,这一感觉标志着很多女科病得到改善或消失。

如果合并瘀血导致的疾病,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结节、乳腺增生等,可以合并桂枝茯苓丸。这两个方子合并使用,比单一使用,疗效更好。是真正的两雄相并,什么囊肿、瘤结,都能拿下。

服用散剂要坚持至少一个月,服用汤剂7天一个疗程,一般两到三个疗程。

肥胖不是另一种浮肿吗?当归芍药散生姜汤送服是十分有效的减肥妙方。

在中国,四物汤是妇科代表方。但在日本,当归芍药散却是被誉为“妇人的圣药”。用于治疗黄褐斑,也有佳效。

更年期皮肤干燥,缺乏水分滋养。当归芍药散血水通调,滋润肌肤。

满面皱纹是血水不养,就像树老纹路多。当归芍药散能有效消除皱纹皱纹。有人称之为唯一可以内服的美容药。

美容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茯苓15,白术25克,泽泻10克,薏仁30克。水煎服。

如果脾虚厉害,记住不要吃醋。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以及牛奶。

(方子请在中医指导下使用)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