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经方中的“万能方”,很多病都可以使用-民间偏方

秘方偏方 adminlele 5个月前 (07-04) 8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药】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桂枝三两(9克),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处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二)

【解说】本方主治血痹之证。血痹乃由阳气不足,营卫不和,复感风邪,致营血运行不畅,痹阻于肌肤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也。临床以肌肉或皮肤麻木不仁为特征。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营血,和卫阳。

本方为桂枝汤之变方,即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畅行气血。去甘草之壅滞,且倍生姜加黄芪,目的在于走表益卫,通阳逐痹,此《内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临床上,凡营卫不调,气血痹阻之证,皆可使用本方。

堪称经方中的“万能方”,很多病都可以使用-民间偏方

【运用】

1、鼻鼽(慢性鼻炎)

黄发盛医案。李某,女,51岁。症见鼻塞流涕,时发时止,尤以秋冬为甚,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西医诊为慢性鼻炎。盖肺主气,外合皮毛,鼻为肺之窍,卫表不固,风邪因袭,鼻窍为之不利。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以治本,佐以苍耳子、辛荑花、白芷宣通鼻窍以治标,标本并治,数剂后,证见明显好转。(《福建中医药》1982,(4):60)

按语: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外而侵之,从皮毛内合于肺,上干于鼻窍,而见鼻塞流涕时作时止。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肺固表,调和营卫,并佐以宣通鼻窍之品而获愈。由此益知本方补肺气之功。

2、胃脘痛(胃窦炎)

医案:患者,女,42岁,工人。胃脘时感隐痛,逢劳遇寒尤甚,已五年许,钡餐透视诊为“胃窦炎”。曾屡服大剂辛热理气之品,渐致腹胀纳呆,大便时溏,周身乏力,舌淡润,脉沉弦迟。

方用:炙黄芪25克,桂枝12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干姜6片,大枣6枚。

服药后,胃痛顿解。酌去干姜,加腹皮与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陈久,宜缓缓图治。继服20余剂,诸证渐愈。(《天津中医》1989,(3):18)

按语:综观脉证,四肢欠温,显为胃阳虚惫,化源不足所致。昔虽屡服辛热理气之品,初可温中祛邪,久则反耗其正。故改投黄芪桂枝五物汤,以健脾益气,温经通阳,缓急止痛,而能获效。

3、泄泻(慢性肠炎)

赵克安医案:翟某,女,10岁,1989年10月6日初诊。腹痛、腹泻,时轻时重3年余,曾服多种抗生素和中药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等不愈。感寒即发,饮凉即重。近1月来加重,脘腹隐痛,肠鸣泄泻,日3~5次不等,便稀色黄,完谷不化。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动则自汗。舌质淡,苔白滑,脉弱无力。证属气虚卫弱,中土虚寒,脾失健运。

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2克,桂枝3克,白芍6克,炮姜3克,苍术6克,白术6克,罂粟壳3克,大枣3枚。3剂。

10月9日二诊:腹痛止,大便日1~2次,黄色软便,纳食增加,舌苔薄白,脉缓较前有力,仍自汗。中寒得温,卫阳尚弱。前方黄芪加至15克,3剂。

10月12日三诊:汗止神和,大便日1次,脉缓有力,食纳正常,上方改为3日1剂,巩固疗效。进10剂后自行停药。半年后随访未复发。(《山西中医》1994,(6):30)

按语:张景岳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生血,以行营卫。”本例病人腹泻反复发作达3年余,脾虚失运,化源不足,中土虚寒,气虚卫弱。参苓白术散虽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但无温中祛寒之功;四神丸有温胃暖脾止泻之效,却无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力;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温中补土、益气和营,加苍术、白术、罂粟壳燥湿健脾,涩肠止泻,药证吻合,故收效甚捷。

4、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赵克安医案:李某,男,8岁,1990年9月21日初诊。生后母逝,喂养失宜,3年前出现皮肤紫殿,牙龈出血,经某医院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营养不良性贫血。3年来病情时轻时重,紫癜时隐时现,间有便血。血小板数:70×109/升,血红蛋白:78~100克/升。曾用激素及中药归脾汤、十全大补汤等治疗。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症见面色浮黄,唇白无华,头发稀黄无泽,精神疲倦,心悸气短,动则出汗,畏寒怕冷,纳差,时有黑便,因用氟美松和强的松而致“满圆脸”、“水牛背”、背部多毛。肝右肋下1厘米,脾未触及,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色淡红,舌淡少苔,脉浮无力。血小板72×109/升,血红蛋白98克/升,白细胞数5.5×109/升,红细胞数21×1012/升,大便潜血阳性。证属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虚血亏,脾不统血。

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20克,桂枝45克,白芍9克,姜炭3克,大枣6枚,人参6克,熟附片5克,当归6克,阿胶6克(烊化),生地榆12克。3剂。

10月25日二诊:精神渐振,皮肤出血点减少,畏寒轻,自汗减少。前方再进3剂。

10月28日三诊:皮肤出血点消失,唇色红润,舌质淡红并出现小量薄白苔,脉缓有力,血小板数87×109/升,血红蛋白112克/升,大便隐血阴性。阳复阴和,脾运振兴,守法再调。处方:黄芪12克,桂枝3克,白芍6克,炮姜3克,生熟地(各)6克,大枣3枚,当归4.5克,阿胶6克,紫河车粉1.5克(冲服)。隔日1剂,调理40余剂。

1991年1月3日复查:血小板数160×109/升,血红蛋白142克/升。白细胞数7.8×109/升,追访2年健康如常。(《山西中医》1994,(6):29)

按语:《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该患儿喂养失宜,损伤脾胃,中土失运,气血生化乏源,脾虚血失所统,血不循经,故便血,皮肤出血。李东垣曰:“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因投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生血,加附片以助温阳。配人参、当归、阿胶以益气养阴补血,并加生地榆、干姜炭以止血。3剂而阳复症减,6剂血止。三诊更加血肉有情之品大补精血,且守方久服,病终获愈。

本文摘自学苑出版社《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