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身上有很多呈凸起状、像血泡一样的小红点,小的就是一个红点,大的有小红豆那么大,平时不痛也不痒。西医把它描述为一种因肤表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称之为蜘蛛痣,中医则把它们叫做血痣,这个词很形象。
西医也认为可能与肝胆病变有关,但没到严重的程度,西医是查不出的。
这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有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身上竟然也会有这种小红点。
《黄帝内经》有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脏在人体中起收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藏血,它能使血液收于经脉中,不至于溢出脉外,产生出血。
《外科心法要诀》中有记载:“血痣初起似痣形,渐大如豆其色红,揩破外皮流鲜血,肝经怒火郁血成。”这更加印证了身上长血痣的情况与肝脏有关,是由于肝郁血热,脉络阻滞导致的。
好端端的为什么会肝郁呢?皮肤上有血痣的患者可以对照下自己有没有以下几种情况:
1、情志不舒:当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身心总容易处于压抑的状态,又因肝主情志,久而久之,肝气就会郁结。
2、饮食不当:我们发现但凡身上有血痣的人都会有些共同的特点,比如熬夜、喝酒、喜食肥甘厚腻的食物。这类人肝的升发和代谢会随之出现问题,这时再加之郁结的肝气,就会产生血热。
3、肾精不足:不注意身体纵欲过度,我们知道肾主水,肝主木,肾精不足,水就不能够涵木,也会导致肝郁。
因此,压抑的情志、不当的饮食习惯和过度消耗的肾精,都是造成肝郁化热的原因。若此时身体某个部位的经络再堵塞,那么出现血痣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疏肝解郁,凉血通脉的方法,帮助改善这个问题。
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经验方—疏肝解郁通脉汤,方子来自眼科专家张明亮教授,本方还可治疗眼内出血:
原方为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香附10克,川芎6克,郁金10克,丹参20克,茺蔚子15克,当归10克,茯苓20克,栀子12克,甘草5克。
主治:眼内出血,肝郁气滞,情志抑郁,易怒,胸闷而喜太息,舌色紫暗,脉弦或涩。(如果是单治眼内出血,还需要辩证加药)
从方子的名字我们就可以得知它具有疏肝解郁、通经活络的功效。
柴胡、香附可以疏肝理气、解郁;郁金、赤芍、丹参和茺蔚子有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川穹活血行气,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茯苓利水渗湿的同时还可健脾,枳壳疏肝理气;栀子清热除烦,凉血止血;甘草仍在此起调和诸药的作用。
针对血痣这种情况,它是人体生理机能病变的表现,正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千万不要觉得它不痛不痒就置之不理。
中医强调“治未病”,就是没发生的东西出现了征兆,也是不正常的。但大家在诊治的过程中要辨证看待,并在谨遵中医辩证论治的前提下去用药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