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医话》里讲到了一位名为贾义社的中医大夫贾医生碰到一个患“大头瘟”的病人,头面肿胀而痛,时发寒热,脉浮弦而数,他将其诊断为温邪上犯,凝而为肿,于是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普济消毒饮”的药方,以为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但没想到的是,患者不仅头面部肿胀不消,两侧腮颐还红肿疼痛不已,贾医生对此十分不解,正在疑惑是不是自己误诊了,这时他的师兄许君恰巧登门来访,于是贾医生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师兄。
许师兄听完后,亲自诊察病人,之后原方保持不动,却独独加了三十克夏枯草,让病人水煎服用。患者服药后,果然头面及两腮之肿均渐消退,而后病愈。
许师兄说此证用普济消毒饮并没有错,但是这个患者的脉有弦象,且有发颐之势,当是原有少阳胆经相火结而不开,又感温热时邪,则热结留而不散,所以光靠普济消毒饮是不够的,加上三十克夏枯草,可清少阳郁结之热,内热解,再用普济消毒饮除外热就容易些了[1]。
夏枯草之功,就如同给了凝结的土块一锄头,化整为零,方便搬运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夏枯草是常用的清热药之一,但气味辛,能够辛散结块,以治疗结块病见长;微苦而寒,归肝胆经,善于清泻肝胆之火。“大头瘟”的病例正好可以用到夏枯草最显著的功效,但其实吗,夏枯草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十分重要。
目为肝之窍,夏枯草可清肝火,常用来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在治疗眼部的感染性炎症时,外洗或内服均有效。如《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夏枯草外用的一个例子——“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浸泡一夜,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药理研究证据表明夏枯草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繁殖,其实许多清热药都有这一药理作用,但为何夏枯草对治疗眼疾如此有效,原理并不十分明确。
夏枯草配伍半夏还有调合阴阳治失眠之功,李龙骧[2]就记录了一个连服15剂15克夏枯草和12克半夏而病愈的案例:
患者患失眠5年,吃了养心安神和镇静安神的中药都没有效果,实在不行就只能服用安眠药缓解压力,就诊时精神萎靡,难入眠,心烦易怒,易惊多梦,舌质红,脉细数,当属郁火内扰、阳不交阴之证。按药方吃了5剂后,患者夜间睡眠开始大有改善,后续又吃了10剂余症相继消失。
小小的两味药就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全在于辨证准确、用药精妙。
从病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这内扰的郁火与肝胆相火有关,郁火日久煎熬津液成结,而肝胆疏泄不利常致气津输布不畅,再加上郁火内熬,可使痰生,夏枯草清肝胆郁火,半夏化痰转津液,二者将病因和病理产物同时除去,可谓精妙。
我们常说某味药可治某个病,但其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果遇到湿比热更重的头面肿病,或者是心血不足的失眠,夏枯草也能药到病除吗?夏枯草性味苦寒,脾胃虚弱者就不宜使用,要多加思考。
没有治百病的药,没有治百病的方,有的只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不贪恋,不逃避,要适度。
注:以上用药遵医嘱。
参考文献:
[1] 宋永刚.临证本草讲读:一位二十年临床工作者的中药学讲稿.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
[2]李龙骧.临床妙用夏枯草举隅[J]中医杂志,1999,40(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