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寸部、尺郁诊脉法

中医诊断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2) 47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1、寸微尺弱“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人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寸部主阳、主表、卫外之阳不足则恶寒,其脉微;尺部主阴、主里,阴气不足,则阴虚内热,其脉弱,此以寸、尺对比法,辨别阴阳失调所致恶寒,发热证。

2、寸浮数尺涩“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寸脉浮数为阳热气盛,尺脉涩为热伤阴血,血络受损,则为下利脓血,与寸脉沉迟之虚寒下利不同。

3、尺、寸浮大“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浮为正气虚,大为邪气盛,但寸部浮大为格,病在上焦、阳气不降而格于上;尺中浮大为关,病在下焦,阴气关于下,不能上交,如尺、寸俱浮大为关格,上则吐逆,下则不得小便。

4、寸微尺紧“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寸口脉微为亡阳,故大汗出,尺脉紧为阴弋盛,证属阴盛亡阳,故称“不见阳”。

5、寸浮尺涩“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寸口脉浮大为阳气盛,胃有热,尺中涩为气滞食积,脾呆不运,故见涩脉,非为涩弱无力之脉,故知腹中有食,宜大承气汤主治。

6、寸沉尺微“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口咽手足痹,其而翕热,如醉状”。痰饮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服小青龙汤后,饮邪未去而出现各种变证,饮邪在上则寸脉沉,下焦真阳不足,故尺脉微。

7、寸或尺脉独见“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寸脉主阳而独见不及关部,为上焦心肺之气不降,有升无降;尺脉主阴而独见不及关部,为肝肾不升,有降无升,故寸脉不及为阳绝。尺脉不及为阴绝,阴阳离绝,其病不治。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