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小儿指纹诊断基础

中医诊断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2) 52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诊察指纹的变化有着与诊寸口脉相似的临床意义。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此指纹,即太渊脉(寸口脉)之旁支也,则纹之变易,亦即太渊之变易。”就是说指纹的脉络与寸口脉同属肺经,所以指纹的变化,亦反应了寸口脉的变化,所以诊指纹与切寸口脉同样可以诊察其内在的病理变化。

应用范围

察指纹也称看虎口三关,以多大的小儿观察指纹为宜,历史上也有分歧。明·寇平的《全幼心鉴》以为,一岁以前看指纹三关以验其病。而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则指出“三岁以内小儿看指纹”。从儿童生理、发育状况等方面综观,则指纹作为二、三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象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应该说是恰当的。因为三岁以下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只能一指定三关,切脉时患几又常哭闹躁动,容易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其皮肤则薄嫩、脉络明显,易于观察,故常以望指纹辅助切诊。

三关部位殛关系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指纹晰义:“指纹之法,起于宋人钟仲阳,以食指分为三关,寅日风关,卯日气关,辰日命关。”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三关可以观察病情的轻重,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人,证尚轻浅;指纹达于气关,为病邪已转深人,且病势方盛,若指纹从风关,气关进一步透达命关,为病已危重;若指纹直透指端爪甲,名“透关射甲”,病多危茑。

观察姿势

观察指纹应该抱小儿到向光之处,医生以食指,中指夹住小儿指端,以拇指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使指纹容易显露,必便于观察。

观察指纹的意义内容

一、正常指纹

正常小儿指纹是以指纹的颜色、长短、浮沉等为依据。所以指纹红黄隐隐,不出风关,不浮不沉,括而不滞为特征。反此为病态。

二、病理指纹

1、浮沉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抗邪外出,气血趋向于表的反应;指纹沉隐而不显者,多属病邪在里,为邪气内困、气血不得外达之表现。正如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说:“措纹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肤未足愁。忽而关纹隐隐沉,已知人里病方深。”

2、颜色纹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纹色紫红者,多属里热证;纹色淡黄者,多为肺虚;纹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纹色青者,则多见于惊风及各种痛证。

3、淡滞纹色浅淡不泽者,多属虚证,多由气血不足,脉络失养所致;纹色深而暗滞者,多属实证,乃因邪气有余,脉络郁滞所致。

4、长短一般来说,指纹在风关者,为邪浅病轻;指纹透于气关者,为邪已人深;指纹透达命。关者,则病情更重;若指纹一直延伸到甲端,称为“透关射甲”,则病情尤为重笃。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初起风关证未兴,气关纹现急需防,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概括起来,指纹的要点可总结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日:“但当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则用之不尽矣。”

5、纹形主病,中医儿科古典医籍记载了许多纹形主病的学说,如纹直为热,纹曲为寒,纹多为热,纹少为寒。并列出各种形状的指纹,以示疾病的性质。如鱼刺状者为惊风,水字状者常为肺风痰咳,乙字状者为食厥,慢脾或伤食下痢、曲虫状为疳积,流珠状者,为疾病危重等。

近人张奇文《幼科条辨》认为:“经验证明以下纹形,可提供参考:虎口指纹有分支弯向掌心,多为腹痛;反弓里形为外感风寒,弓反外形为内伤饮食;指纹多弯曲,多分支者,在慢性营养紊乱及肠蛔虫的小儿多见;属虚证在指纹多纤细;属实证者,指纹多粗壮;呼吸困难以及惊风抽搐的小儿指纹多弯曲,多分支。”尽管如此,但多数医家认为看纹形在临床上的参考价值较小诊断手段且受到年龄的限制,因此察指纹必须和其他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不能以此做为惟一的诊断依据。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