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论治

外科疾病 adminlele 3年前 (2022-06-03) 29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酒精性肝病属中医“伤酒”、“酒癖”、“酒鼓”、“酒疸”范畴。病因为酒毒湿热之邪。病位在先肝胆脾胃,后及于肾。病机为湿热酒毒伤人,导致肝郁气滞,水湿不运,痰浊内生,肝脾血瘀,脏腑虚损。我们临床上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现将分期辨证论治简述如下:

  早期(“伤酒”):相当于轻症酒精性肝病或酒精性脂肪肝。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腹胀、乏力、肝区不适、纳呆、腹泻,偶有黄疸、水肿,肥胖,肝肿大,质软,表面光滑,边缘纯,有压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本期系因过量饮酒,酒毒湿热蕴积中焦,伤及脾胃,累及肝胆,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湿热蕴结,阻于胁下而成。辨证分型多为湿热内蕴、肝胃郁热、胆郁痰阻等。证属湿热内蕴者,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茵陈蒿汤合龙胆泻肝丸,药用茵陈、栀子、大黄、金钱草、龙胆草、柴胡、甘草、泽泻、木通、生地、当归、车前子等;证属肝胃郁热者,治宜疏肝和胃、清热化湿,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药用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薄荷、黄连、吴萸等;证属胆郁痰阻者,治宜清肝利胆、化痰祛湿,方用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药用竹茹、枳实、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柴胡、黄芩、白芍、川芎、香附等。

  中期(“酒癖”):相当于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见乏力纳呆,肝区疼痛,腹痛腹泻,发热黄疸,肝脾肿大,腹水厌食,肝掌、蜘蛛痣,神昏振颤,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或细涩。本期多因纵酒日久,痰、湿、食、热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渐则气滞血瘀,气、血、痰、湿互相博结于胁下,结为痞块而成。辨证分型多为肝胆湿热、食滞痰阻、气滞血瘀等。证属肝胆湿热者,治宜清肝利胆、利湿活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柴胡、泽泻、栀子、木通、生地、黄芩、当归、车前子、茵陈、赤芍等;证属食滞痰阻者,治宜消食化痰、理气导滞,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药用神曲、山楂、连翘、茯苓、法半夏、陈皮、莱菔子、甘草等;证属气滞血瘀者,治宜行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生地、当归、赤芍、川芎、川牛膝、甘草、柴胡、桔梗、枳壳、元胡、青皮、竹茹、丝瓜络、牡蛎、鳖甲等。

  晚期(“酒鼓”):相当于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并存。见肝掌,蜘蛛痣,腹水,肝脾肿大,伴有心悸气短,脘腹胀痛,神昏振颤,唇甲色淡等,舌红、淡红、暗红或淡暗,苔白腻、黄腻或少苔,脉沉细、弦细或细涩。本期系因纵酒不止,肝脾损伤日久,气血耗损,病及于肾,肝伤则气滞血瘀,脾伤则痰湿蕴结,肾伤则水湿内停,气、血、水凝聚腹中,形成腹大臌隆之病。辨证分型多为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证属肝脾血瘀者,治宜活血软坚、利水祛湿,方用隔下逐瘀汤合四苓汤,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皮、元胡、香附、台乌、甘草、枳壳、茯苓、猪苓、泽泻、白术等;证属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用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药用木香、木瓜、白术、厚朴、茯苓、制附片、炙甘草、草果仁、大腹皮、干姜、茵陈、白芍、冬瓜皮、益母草、泽兰等;证属肝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肝肾、活血利水,方用一贯煎合滋水清肝饮、猪苓汤化裁,药用枸杞子、麦冬、生地、当归、沙参、当归、赤芍、柴胡、栀子、酸枣仁、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猪苓、阿胶、滑石、茯苓、牡蛎、鳖甲、龟板等。

  上述三期出现黄疸者,即为“酒疸”,其病机多为嗜酒过度,湿热郁蒸,胆汁外溢,浸淫肌肤而成。治宜在上方基础上加用茵陈、赤芍、栀子、金钱草以利胆、活血、退黄。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黄连、黄芩、白豆蔻、丁香、桃仁、垂盆草、牡蛎等中草药均有清解酒毒之功,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