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状论质话中药
★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表现较温和
★症状较轻,多见无汗、咽痒、肌肉酸痛
★多属于毒袭肺卫证、风热上扰证
★及时以中药治疗,患者病情很快缓解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表现比较温和,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也较季节性流感为轻。自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出现甲型H1N1流感后,疫情迅速蔓延到数十个国家。在对6例输入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及治疗观察发现,病毒株的毒力较弱,与墨西哥、美国病例相比较,国内尚无重症病例,6例患者基本上无消化道症状。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均为5月13日~6月4日北京地坛医院内科ICU病房收治,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7.8岁,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4例来自美国,2例来自加拿大。
诊断标准:依《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用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等。
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药用达菲75mg,1日2次,口服。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中医药治疗根据《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用版》中医辨证方案,采取个体化辨证论治治疗。
6例均为毒袭肺卫证候,以风热证候为主
6例输入性病例中,流感的症状学观察发现,发热2人最高体温超过39℃,经对症治疗后在24小时内体温基本复常,其余3例病例体温基本上在38.1℃以下,1例患者未曾出现发热,而倦怠乏力(2例)、肌肉酸痛(3例)、头痛(2例)等全身中毒症状不重,鼻塞(2例)、流涕(2例)、喷嚏(2例)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见,未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6例病例中,30岁以下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症状偏重,其中1人合并细菌感染;45岁以上者症状较轻,3例中老年人合并高血压病,其中1例在流感后发生频发室早。病程早期4例患者CD4+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一过性下降,但其比值基本均正常,在一周内CD4+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恢复到正常值。
中医证候学分析:患者卫表症状较轻,多见无汗(5例)、咽痒(3例)、肌肉酸痛(3例)等;内热较重,主要表现为口渴喜饮(4例)、咽干(5例);肺失宣肃致咳嗽(6例)表现多见,但多无痰(3例)或少痰(1例);发热的特点是发热、恶热重(4例),恶寒轻(3例),咽部红赤多见(5例),目赤多见(5例)。舌质红者3例,舌质暗红、淡红者3例,中医证候均属于2009年试用版的毒袭肺卫证以及邪袭卫表的风热证。
6例患者中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4例未应用解热镇痛药物,除应用达菲外,2例患者因合并细菌感染应用口服抗生素,1例患者服用倍他乐克,主要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患者口服中药后在4~9小时汗出热退,热退后以中药改善咳嗽、咯痰、等不适症状,6例患者均在7天症状迅速缓解出院。
与冬春季季节性流感相比较,外寒内热,风寒外束、肺热内蕴证候少见,6例确诊病例均表现为毒袭肺卫证候,以风热证候为主。选择辛凉平剂桑菊饮和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和柴葛解肌汤。2例患者以高热表现为主,在未使用达菲之前,及时以中药治疗,尤其第2例患者在未使用解热镇痛药的情况下,汗出热退,患者病情很快缓解。5例患者在退热之后均以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治疗为主治疗,患者咳嗽、咽干、头痛、咽痛等症状方面均很快减轻。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杨某,男,21岁。主因发热、咳嗽1天于5月20日入院。患者5月16日自加拿大返京。5月19日上午10时发热,体温38.5℃,身倦乏力,恶寒轻,头晕,咽干,咳嗽轻,先干咳,后有痰,痰稍黄,小便黄少,纳差,轻微恶心,无喷嚏、流涕,自服感冒冲剂,未见好转。当日下午诊为甲型H1N1流感发热排查病例,体温38.8℃,予赖氨匹林、头孢抗生素、感冒冲剂等,静点痰热清注射液。服药后汗出,体温降至正常。5月20日6时体温上升至38度左右。5月20日13时转入地坛医院。
入院时情况:体温38.0℃,发热重,面红目赤,轻度恶寒,乏力倦怠,口渴欲饮,咽干,头晕,咳嗽,痰微黄,纳差,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洪数。
入院于当日14时和20时各口服达菲75mg。
中医辨证:疫毒袭肺,卫气同病。
治法:清热透邪,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柴葛解肌汤加减。炙麻黄6克,苦杏仁10克,生石膏10克(先煎),甘草6克,金银花2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青蒿30克,浙贝母10克,桔梗6克。
17时30分患者体温39.1℃,服用上述中药200毫升,18时30分部微汗出,体温降到38.6℃;19时30分又服用中药200毫升,汗出不畅;21时体温38.6℃。23时体温37.6℃,轻度恶寒,后体温上升至38.8℃;23时30分再次服用中药200毫升;21日0时20分周身汗出,热退,全身症状减轻。此后体温维持在37℃左右,并于当日16时降至正常。
5月21日:达菲、中药汤药续服,体温正常,头晕好转,咳嗽好转,痰少,食欲明显好转,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中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15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瓜蒌皮15克,射干10克,蝉蜕10克,南沙参15克,炙枇杷叶10克,炙百部10克,桔梗6克,苦杏仁10克,淡豆豉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
5月22日二诊,咳嗽减,痰转白,口渴减,汗出减,精神明显好转,舌红,苔白,脉细数。
桑叶15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瓜蒌皮15克,射干10克,蝉蜕10克,炙枇杷叶10克,桔梗6克,苦杏仁10克,金银花15克,天竺黄10克,生甘草6克,4付水煎服。
5月27日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