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杂病 潮热与海潮的区别

内科疾病 adminlele 3年前 (2022-06-01) 29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潮热,在《伤寒论》中首见于第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潮热,在本论凡十二见,除第104条之外,还见于第137条、第201条、第208条、第209条、第212条、第214条、第215条、第220条、第229条、第231条、第208条。潮热在《伤寒论》中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术语,是运用大承气汤非常重要的指征,所以第208条强调“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潮热,成无己释曰:“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潮热属阳明,必于日晡时发者乃为潮热。”又曰:“少阳王于寅卯(3~7时),太阳王于巳午(9~13时),若热于此时发者,为邪未入胃,岂得谓之潮热,必待日晡所发者乃谓之潮热。”

  成无己的关于潮热解释是错误的,但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

  潮是定时涨落的海水。海水“涨”是潮,海水“落”也潮。

  海水的周期性、定时涨落,是先人早已发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海水的“定时”涨落不是在所谓的“固定的时间”,而是指“周期性”。

  现代物理科学已经证明这是月亮和太阳对地球各处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海水水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海水涨落规律是:每天涨潮有2次,相隔12小时多一点。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1次。每天涨潮时间是头天涨潮时间向后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夏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如夏历每月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夏历每月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夏历初一、十五为子午潮,涨潮时间为半夜24时及中午12时,下半月即将农历日数减15再乘以0.8即得,如夏历十九日为:(19-15×0.8=3.2小时)即早晨3时12分和下午15时12分为涨潮时间。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高潮间隙的差异。如同是夏历初五日,在威海海域第1个低潮时在7时50分,而在厦门海域则是10时。这种海水潮起潮落现象出现在每一天的时间是在变化着的,在不同地区出现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成无己也许没见过海,所以他对“海潮”,只是想象中的“一日一发,指时而发”。显然是错误的。他对潮热的解释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讲潮热的形象是“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按成氏的说法是只有一日一发的发热,才可能是潮热;二是这个一日一发的发热还必须是“其来不失其时”,“指时而发”,这就是说这个发热必须是定时发热,那么,这个定时定在什么时间呢?成氏又认为必须是“日晡所”。也就是下午16时前后。

  由于成无己在《伤寒论》研究史上,首先全面注解《伤寒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至于《注解伤寒论》问世后,由于此书有了对原文的注释,便于阅读和理解,受到初学人的喜欢,从而使林亿等校定的宋版《伤寒论》逐渐被冷落。而至清初,宋版《伤寒论》已近淹晦,世人已经很少见到了。这说明了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已经基本上或是完全地替代了林亿等校定的宋版《伤寒论》而充列于书肆和医生的案头。所以,成无己对《伤寒论》注解,不论是正确观点还是错误的谬说,一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时至今日,其影响仍遍及中医专业的讲义和各类教科书中。

  其实,早在19世纪,日本江户时期的伊藤凤山,曾针对成氏关于潮热论述的谬误进行了驳正:“此说非也,《阳明篇》曰,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果若如成氏所说,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则‘发作有时’一句属蛇足。其说之非,可以知矣。”

  今人所见的一些《伤寒论》教科书中,解潮热多为“定时发热,如潮水之汛定时而至”或“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定时而发”或“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多于午后定时而发。”这些对潮热的解释,其核心是“定时”,或是“定时发热”或是“下午定时发热”云云。如果潮热是“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多于午后定时而发”,这是把潮热定在“午后定时而发”,所以“如大海涨潮一样”的“发热”,只有“午后定时而发”才能称之为“潮热”。那么,阳明病除了所谓“午后定时而发”的潮热之外,其他时间,比如上午,是发热还是不发热?如果上午也发热,也就是这个病人是整日发热,那么这个“午后定时而发”又定的什么时?这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上午不发热,只是每天“午后定时而发”热,这在《伤寒论》中是什么病?

  在《伤寒论》中,有很多论述只发热而不发潮热的条文,但是却没有论述只发潮热而不发热的条文。只发潮热而不发热的病是有的,但那属于杂病。

  潮热与发热是两个不同的术语、概念、症状。潮热不等同发热,在《伤寒论》中,病人潮热时一定发热,潮热是发热的特殊表现,但发热时,不一定有潮热现象,故有“其热不潮”(208条)之说。

  在《伤寒论》中,上述若干条文的表述,不论有潮热还是无潮热,这些病证都有发热症状,即潮热是在发热症状持续存在状况下的一种特殊的发热现象;虽然在《伤寒论》中,多处提到日晡所发潮热,但日晡所发热并非都是潮热。同时,潮热也并非都发于日晡所。所谓“必潮热发作有时”,并不是说“发热定时发作”就是潮热,而是说潮热现象有时发作,有时不发作。

  张仲景取海水阵阵起伏之“象”,以喻病人发热之态势变化。正是取“呼——海水向海滩一阵推进,海水涌上海滩,哗——海水瞬间又退缩回大海”的“象”,来表述伤寒发病过程中病人感觉到反复出现的一阵烘热,热势从胸中而向头面冲涌;瞬间热势又从头面回落而消散,一会儿又一阵烘热,热势又从胸中而向头面冲涌”,这种一阵阵地有如潮水冲涌的烘热感,用“潮热”来表述。

  潮热是表述病人发热的感觉,即在持续发热的同时,一阵阵地有如潮水上涌的烘热感,其时病人发热加重,反映里热外蒸之病势。这种发热现象,可以不定时的出现,而由于天人相应关系的影响,以午后16时前后尤为明显。在杂病,还可见于痨瘵病人的晚期,阴虚火旺,虚火炽张,可有夜间潮热,伴有骨蒸盗汗。

  另外中年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白天和夜间也会出现潮热阵阵,并伴有面色阵阵潮红。所谓“潮红”就是面色一阵一阵的泛红,反复出现,而不是面色一天只红一次,所谓“一日一发,指时而发”。潮热之“潮”如同潮红之“潮”。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