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老肺病多发
冬春交替季节是老肺病最难过的日子,老肺病医学上称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占50%以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炎、脑梗合并肺部感染占50%左右。季节交替,气温、气压变化多端的时候,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非常敏感,稍有风吹草动,马上就能反映出来。
两个发病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是我国尤其北方地区常见而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程长,呈缓慢进行性发展,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最终容易导致呼吸功能丧失而致残、致死。该病病死率高,每年全世界死于该病的人数多达约300万之多,在全球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原因,但由于种种因素,迄今为止,该病尚未得到公众足够的重视。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
1.个体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危险。
2.环境因素:
①吸烟:吸烟为慢性阻塞性肺病重要发病因素,吸烟使支气管黏膜抵抗力降低,还能引起支气管痉挛。被动吸烟也能导致呼吸道症状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
②粉尘及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烟雾、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均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
③空气污染:化学气体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也刺激支气管黏膜,使气道清除功能受损。
④烹调时产生的大量油烟和燃料产生的烟尘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有关。
⑤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和加剧的另一重要因素。主要的病原体是细菌和病毒。儿童期重度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
⑥社会经济地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如与居住条件、环境、营养状况及经济状况等相关。
呼吸道最适宜的温度是32℃~35℃,冬春交替,气温变化较大,忽冷忽热,人体易感染风寒,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时,定居在呼吸道内的细菌或外来病原微生物易乘虚而入,引起呼吸道感染。在加之部分特异体质的人对冷空气或花粉过敏,引起喘息发作,长时间喘息发作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此外,冬春交替,气温逐渐升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初春时节气温虽有上升,但仍有丝丝寒意,人们习惯关闭门窗御寒。室内外空气长时间不流通,会导致病原微生物滞留,并在人群之间传播。
远离老肺病六忠告
首先,要防寒保暖。初春时节气候依然较寒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出门时戴好帽子和围巾。早晨锻炼不宜过早,可选择接近中午的时间进行,也可选择在室内或阳台锻炼。
第二,减少感染机会。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湿度,经常洗晒被褥和枕头。感冒流行时,应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感染机会。感冒患者、特别是流感患者,在发病早期应注意隔离。感冒患者应带口罩,避免直接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患者住的房间可用乳酸、食醋或中药苍术、艾叶熏蒸、消毒。
食醋消毒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2~10毫升,熏蒸1小时。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者可服用维生素C(1克/天)、大蒜和板蓝根等,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第三,提高自身抵抗力。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加强营养,在均衡饮食和不偏食的基础上多食鱼类、牛奶、鸡蛋、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加强体育锻炼等。
第四,戒烟。纸烟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多种有害物质,可使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多,呼吸道净化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吸烟还能引起小血管特别是肺小血管痉挛收缩,加重肺动脉高压和心肌缺氧。此外,纸烟中含有致癌物,可引起肺癌。
第五,注意口腔卫生。口腔是上呼吸道的组成部分,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引起口腔内细菌增多,当抵抗力下降时,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是每个人都应养成的好习惯。
第六,必要时打疫苗调节免疫力。该方法适用于学龄儿童、年老体弱、反复感冒者。一种方法是用特异性流感疫苗或肺炎球菌疫苗刺激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另一种方法是用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如肌注核酪或卡介菌多糖核酸,或口服呼吸道常见细菌裂解液(如泛福舒)。另外,鱼油、西洋参、黄芪和蜂皇浆等也有免疫调节作用。
- 中医告诉你 强肾不衰的秘密
- 西红柿的十种治疗功效
- 假期失眠 中医一招搞定
- 养生也有“焦点时刻”
- 薏米—夏日的美白明星
- 中医减肥的七大超级攻略
- 注意:饭后10症状要当心
- 受用终生的12个点穴急救法
- 夫妻10大睡姿很伤身!
- 生病吃什么水果最有益
更多中医最新资讯,请关注39中医频道——中国第一中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