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更应注意。深秋和冬季是感冒容易发生的季节,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患有慢性病和身体机能较弱的人抵抗力差,在骤冷骤暖的环境中很容易感冒。解放军254医院所属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李慧敏主任医师说,慢性病患者和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感冒非同小可,感冒不仅诱发肺炎、心肌炎等疾病,同时还可使原有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肺心病等加重,所以寒冷时预防感冒至关重要。天气变凉后,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如果再患上感冒、发烧等感染性疾病,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诱发心衰。因此,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秋季最好注射流感疫苗。
李慧敏说,合理保暖对于预防感冒至关重要。对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在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有一些中老年人,不论天气有多么寒冷却从来不戴帽子,以示自己身体健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头部的皮肤薄,而血管及毛发多,所以,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向外蒸发。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心肌缺血、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与寒冷刺激有一定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气温在l5℃左右时,人体约1/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1/2热量从头部散发;而气温在零下l0℃左右时,会有3/4的人体热量从头部“跑掉”。寒冷时候戴帽子不仅能保暖,而且还可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运动得法促健康
李慧敏说,秋冬时节,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人应避免因畏寒而呆在室内不愿外出活动。应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应注意秋冬季节的锻炼时间不宜过早,可以在早上九点钟不空腹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也可以在午睡以后三四点钟的时候锻炼。这样可以避免寒冷刺激,以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运动方式上宜选择较为舒缓的全身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能够充分活动开周身的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耐寒能力也增强了。她提醒说,秋季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生理机能趋于活跃和加强。在这个季节容易超量锻炼,结果引起过分疲劳。因此,中老年人要掌握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不要超过机体的负荷。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运动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适度的标准。秋天温差较大,要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锻炼时会出汗,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因此,不要穿着单薄衣物到户外去活动,锻炼后及时穿上外套。
少盐清淡降血脂
李慧敏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要清淡,还要少吃盐。饮食清淡即少食动物性食品,特别是动物内脏,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品。
她介绍说,清淡饮食有利于降低血脂,因为高脂血症正是心脑血管病的四大元凶之一。血中的脂质可粗略地分为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即脂肪),尤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最大,其次是甘油三酯。高脂食品主要是动物食品。动物食品高脂是指两种,一种是胆固醇高,一种是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像猪肝、猪肺、猪肾等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鱼子、鱿鱼、蛤蜊等胆固醇含量非常高,而肥肉、奶油、猪油、牛油等含动物脂肪高。植物食品中不含胆固醇,同时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故清淡饮食有利于降低血脂。气温较低时节人对营养的要求较高,此时宜多吃些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虾、豆制品。但是,肾功能不全者应当限制蛋白摄入量。洋葱有降脂作用,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秋冬季气候干燥,人容易疲乏,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秋冬饮食保健,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也应适当多食,还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蜂蜜、鸭、鱼、瘦肉等食品,提高抗燥、防病的能力。
李慧敏指出,吃盐过多会导致体内钠潴留,这是造成心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口味重的人一定要注意别和盐过多“亲密接触”,否则盐会伤你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