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痰饮含义
《金匮要略》首次提出“痰饮”,并根据饮邪停聚部位和临床主症的不同将痰饮病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类。痰饮为饮停心下、胃肠,临床主症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悬饮为饮停胸胁(胁下),主症为咳唾引痛。溢饮为饮停四肢、肌表,主症为无汗,身体疼、重,肢体轻微浮肿。支饮为饮停胸肺,主症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至于留饮、伏饮、肺饮等病名,只是在四饮范围之内的不同称谓。
《黄帝内经》未曾言及痰饮,仅有“饮”、“水饮”、“积饮”等名。“痰饮”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汉晋唐时期,“痰”字与“淡”、“澹”相通。《说文解字》曰:“澹,水摇也。”用以说明水液动荡之貌。《脉经》与《千金翼方》中均作“淡饮”。至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才将黏稠浓浊的水津称为“痰”,清稀的水津谓之“饮”,故《金匮要略》所论“痰饮”即饮邪为病,且偏于寒饮。篇名是指广义的痰饮而言,病机是因脾阳虚衰导致水饮停聚体内局部脏腑经络而致病。而狭义痰饮是指其分类的四饮之一,为饮停心下、胃肠的病变。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广义痰饮病的治疗原则
痰饮病形成的内因多为脾运不健或中阳素虚,外因为感受风寒、寒湿浸渍、饮食劳倦等。内外合邪导致脾运失司,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故肺失通调,肾之气化不利,三焦水道通调失职,从而造成饮邪停聚而流溢人体四处或波及五脏。
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其质地清稀,停留人体局部,“得温则行,得寒则聚”。因此,针对痰饮的形成原因和病理特性,温药的治疗意义有三:一是温胃阳。选用甘温药物,能补、能和、能缓。针对本虚阳不化气,可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二是燥脾土。选用苦温药物,能燥湿,能助阳化湿。针对脾湿饮盛,使之“得温则行”。三是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选用辛温药物,能行,能散。即通过发汗、利水作用的一类药物,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
总之,“温药”作用于人体可取得振奋阳气,扶助阳气之效,令阳气得布。阳气通达,从而使肺的通调得以下降,脾的转输得以上升,肾的蒸化开合、气化功能方可恢复。因此,“当以温药”既可温化饮邪,又可协调水液代谢的正常生理功能,杜绝痰饮滋蔓之源。
《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因此,“和之”有平和、调和之意,其寓意深刻,示人以活法。即不可专事温补,以防碍邪;又不可过于刚燥,专用辛开、辛散、温燥之药,以免伤正。针对本虚标实的病情,当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如清代魏荔彤所云:“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既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义例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盖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亦实物,必可有开导,总不出温药和之四字,其法尽矣。”
《金匮要略》中“温药和之”的具体治法及代表方剂
1.温阳化饮法 脾肾阳虚,当分轻重。轻者以泽泻汤健脾化饮、降逆止眩,重者以苓桂术甘汤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下焦饮逆证,用五苓散化气利水降逆。饮积胃脘者,当以小半夏汤温胃散饮止呕。饮邪较甚,眩悸者则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导饮下行。肾阳虚,气化不行者用肾气丸温肾蠲饮。
2.表里双解法 内饮外寒的支饮、溢饮,当以小青龙汤温里化饮、止咳平喘。外寒内饮兼郁热的溢饮,拟大青龙汤散寒化饮、清热除烦。
3.疏导肠胃法 狭义痰饮停聚成实者,用己椒苈黄丸前后分消、攻坚逐饮。支饮腹满者,以厚朴大黄汤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4.泻水逐饮法 支饮不得息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狭义痰饮之留饮欲去者,以甘遂半夏汤急则治标,因势利导。
5.扶正祛饮法 支饮痞坚,虚实错杂证,虚者以木防己汤补虚清热,通阳利水;实者则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行水散结,消坚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