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 艾灸治疗带下病效佳

妇科疾病 adminlele 3年前 (2022-06-02) 30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清著名妇科中医经典著作《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病主要是带脉受伤害,原因是脾气虚弱,肝气郁积,湿气侵入及热气急逼所引起,因而认为带下病大多是湿证,是湿热侵入胞宫、阴器,累及任脉和带脉,使任脉失固,带脉失约而导致妇女发病。由此得出带下病的病位在任、带二脉,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脾为中州后天之本,喜燥恶湿。如因饮食不节,劳作失度,或思虑抑郁致土衰木郁,水谷精微失于健运,停聚而成水湿之邪下流肝肾,浸及冲任致带脉失其约束遂成本病。再者肾为先天之根,中寓命门相火,乃元气之宅。凡因先天不足,肾气素虚,或房劳多产伤及下元是阴液滑脱走失于下窍也可酿成带下病

艾灸治疗带下病,主穴取带脉、三阴交。表现以带下色白,淋漓不断,面色萎黄少华,神疲肢冷,腹胀冷坠,纳少便溏,唇舌淡红苔白腻滑,脉缓而弱为主的脾虚之带下,治当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可加取脾俞、足三里、隐白;表现以白带清冷,腰膝酸软,少腹冷坠,溲清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的肾虚之带下,治宜滋阴益肾,培元固涩。可加取关元、肾俞、次髎。令患者取适宜体位,术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拿艾条,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处,点燃的艾头与皮肤的距离约1寸左右,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度。于每穴施艾条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次1疗程。

方中带脉穴为足少阳与奇经八脉交会穴,该穴与督脉之命门穴横向联系环腰1周,取之可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三阴交调理足三阴经,平肝泻热,健脾利湿,补肾强精。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又属强壮穴之一。取之既有调理脾胃功能,又助于气血的化生,还可增强体质,促进疾病康复。脾俞与足三里合用能健脾、振奋中阳,复其升清降浊运化水湿之功。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木穴,木气通于肝,脾统血,肝藏血,脾又主肌肉四肢,故隐白穴具有补脾摄血、益气之效。关元与肾俞配伍共同起到固肾培元,固涩止带的效果。次髎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艾灸法用于带下病的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