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疾病:小儿神经性尿频治疗对策

儿科疾病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5) 25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门诊病例:

  最近,3岁的小晶晶搬到了一个新的居住小区。哇!新房子简直太漂亮了,落地的大玻璃窗和大玻璃门,使屋子里洒满了阳光,宽敞的大客厅里小晶晶可以随便做游戏,小晶晶还拥有一间妈妈别具匠心为她设计的儿童房。

  虽然居住环境比以前好了许多,但妈妈近来却有些烦恼。因为,他们家搬到新的地区后小晶晶换了一个新的幼儿园。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入了新的幼儿园,小晶晶常常是刚一吃饭就要小便,睡前刚尿完也是一上床又要尿。每天没完没了地总是小便,有时一小时竟然上了十来次卫生间,每天达到30次左右,最多甚至高达四五十次。可是,她每次的排尿量并不多,有时仅仅几滴。妈妈觉得奇怪,就到幼儿园找老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老师说,小晶晶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尤其在上课时显得紧张拘束时常常要去卫生间。老师还说,小晶晶很胆小,见了人怕生,希望家长能带她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什么问题。于是,在幼儿园卫生老师的推荐下,妈妈带着小晶晶来到医院的儿童心理门诊就医。医生检查后认为小晶晶并没有什么异常,尿液常规检查正常,诊断为“神经性尿频”。

  病例点评: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尤以4-5岁为多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但无尿量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每天的排尿次数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可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主要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或上课时加重。

  神经性尿频是因小儿的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而引起。加之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小儿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当受到惊吓或精神紧张时,就容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因此,本病常因家里人出现意外,或生活变换环境,如新入幼儿园、上学和住院等所导致的紧张或焦虑而诱发。

  爱心提示:

  家长和医生还应该注意一下,患儿白天是否增加了液体摄入量,或使用了某些利尿药,如咖啡因、茶碱类利尿剂等,这样也可以引起日间性尿频。

  小儿神经性尿频治疗对策

  1.进行心理疏导

  家长应反复告诉孩子,他们是健康的,尿频症状很快会改善,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因素,并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烦恼的事情。家长对孩子要耐心,不要打骂或训斥。幼托机构对新入托、新入园的小朋友要多组织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转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对患儿要多理解,不可强行不让去小便,而是多加安慰,使患儿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活动上去。

  2.适当鼓励患儿

  家长应教会和鼓励患儿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并记录每天两次排尿间隙的最长时间。当患儿有进步时马上适当给予奖励。鼓励将会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大部分患儿在治疗后数日内会神奇般地被治愈。

  3.必要时行药物治疗

  使用阿托品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以此增加膀胱的蓄尿量,减少排尿次数。

  给神经性尿频患儿使用氯丙咪嗪治疗疗效较好,副作用比阿托品小,对膀胱也有类似作用。

  相关链接:小儿正常排尿次数和排尿量

  1.小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排尿,但有的小儿也可延迟到生后36小时左右才排尿。最初几天小儿因摄入量很少每天仅排尿4-5次,1周后随着摄入量增多每天排尿20-25次,1岁后排尿次数逐渐减至15-16次,学龄前和学龄期排尿次数约为6-7次。

  2.小儿每天的排尿量可因饮水量、气温变化而出现波动。3岁前每天尿量少于200ml、学龄前少于300ml、学龄儿少于400ml时为少尿,只有30-50ml为无尿,可能是体内失水或患有肾炎及肾功能衰竭。当每天尿量多于2000ml时为多尿,可能体内患有肾小管疾病、尿崩症、糖尿病等疾病。

  爱心提示:

  正常情况下小儿的尿液是淡黄、透明的,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能出现白色结晶沉淀,并尿液变得浑浊,但在加热后就可溶解。小儿尿液的pH值为5-7(除了出生最初几天呈酸性)。尿蛋白和尿糖正常定性为阴性。如果尿蛋白定性有一个以上“+”,或尿糖定性是阳性属于异常。(文/翁晖亮 儿童心理治疗专家 胡立新 儿童疾病研究专家)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