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夏秋季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周期性发热、贫血和脾肿大。临床上常见到年龄较小的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得了疟疾后症状往往不典型。争性发作无定型,发热前多无寒战,仅有四肢冰冷、脸白唇紫,到了发热期才被父母发觉。婴幼儿疟疾还常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由于患儿缺乏免疫力,感染疟疾后,血液中疟原虫增长很快,因而孩子常处于精神委靡状态。另外,贫血明显,脾脏可于得病数日内肿大至脐部,但经治疗后又可迅速恢复。
在婴幼儿疟疾中,有少数是从母体感染的,如分娩时胎盘损伤,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流混合,或者胎儿皮肤损伤,通过产道时,伤口接触母体血液而感染。这些由母体感染的疟疾,称为先天性疟疾,可在出生后数天内发病。
婴幼儿疟疾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乙型脑炎、中毒性消化不良、中毒性痢疾、伤寒等,必须加以警惕。确诊需要血液检验疟原虫。在及时给予患儿抗疟药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适当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如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大量出汗时,更换湿衣服和多饮水;呕吐、腹泻者应适当补液。母亲孕期患疟疾须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