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出生后一个月内,被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宝宝身体不适,而且在血液检查中确定有细菌或者病毒的存在,即可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这可是新生宝宝的头号杀手,千万马虎不得。
新生儿败血症,可能一下子就夺走了一条来之不易的小生命,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医生来说,都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疾病。 ——— 编者
败血症和白血病听起来有些像,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病,那么二者有何不同呢?
白血病俗称“血癌”,在新生儿期少见,有家族遗传倾向,父母接触放射线及服用某些药物、病毒感染等也可引起,多在出生就有症状,有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大、出血、萎靡等,起病急、发展快、疗效差,在早期行骨髓或脐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得到完全缓解。
而败血症是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可有羊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浑浊、窒息、难产、出生时消毒不严及母亲(或与患儿接触较密切的人)感染等。病原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脐部侵入血中。表现为反应差、不吃、不哭、不动、萎靡、嗜睡、黄疸等,体温可低于正常、正常或出现发热,严重的有肝脾大、出血、休克等。大多数患败血症的宝宝经过一个疗程2~3周(根据病原菌的不同和临床好转情况而定)的治疗可治愈,如疗程不足则症状迁延不愈,病情会进行性加重甚至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约半数败血症的宝宝可合并有脑膜炎,则疗程需延长。少数败血症的宝宝因病情严重、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而难以抢救成活。
因此,对败血症既不要害怕,但又要高度重视,要治足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