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疾病:儿童清肺口服液最高差价7元

儿科疾病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5) 29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每年的1月份是流感高发期,儿童的免疫力较差,更易被病毒“袭击”。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咳嗽是让家长最头痛的症状之一。本期记者选取了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的儿童清肺口服液(规格为10ml×10支/盒)作为调查对象,走访了京城21家药店和医疗机构。本次调查,同仁堂儿童清肺口服液最高存在7元的差价。

  医院药价不再“高高在上”

  本次调查中,有该药品出售的19家药店及医疗机构的售价呈现出的分布状态为明显的阶梯状。老百姓大药房、百姓阳光大药房、开心人大药房和天天好大药房4家平价药店以9元左右的售价位于阶梯的底部。其中,天天好大药房和开心人大药房以9元的最低价共同摘得了本次调查“低价王”的桂冠。

  健宫医院和协和医院的价格则在11元多,位列第二阶梯,价格实惠;国大药房、医保全新大药房等7家药店的售价则在13元左右,位列第三阶梯;永安堂百草药店、金象大药房等6家一向属于高价阵营的药店,该药品的售价自然也是不菲――本次调查的最高价――16元,位于阶梯的最顶部。

  本次调查的唯一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无该药销售。1月4日,该中心药房工作人员表示,该中心有其他的小儿止咳类药品出售,价格差不多。

  个别药店悄然涨价

  在北京德威治大药房,当记者询问此药品价格时,店员立刻告诉记者是11.9元,但是低头一看价签却标着12.3元。该店员称:“估计是这两天涨的钱,我记得昨天还是11块9的。”

  另外,永安堂百草药店的店员也表示该药品的价格有所上涨,不过“早就涨价了,已经半年多了”。至于涨价的原因,药店店员猜测认为,近来物价上涨,该药品的原料价格可能也有所上涨,出现涨价“很正常”。

  不过,1月7日上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近来公司该药品的进价并未上调,如果出现涨价应该是零售企业的自行行为。

  据北京市发改委价格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该药品不在政府定价目录之中。

  小儿止咳药繁多

  记者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发现,几乎每家药店都有近十种小儿止咳药出售,品类繁多,且多数为中成药。所到每家药店,店员都会先询问儿童的年龄,然后再推荐药品。对于在一岁左右年龄较小的孩子一般都会推荐糖浆、颗粒、口服液等。一般店员所推荐的药品价位都在16元以上,不少都是20多元一盒。

  针对本次调查的药品,部分药店店员称,如果孩子太小,能用吸管吸食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口服液不是很适合。1月4日,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向记者表示,该药主要偏重于治疗小儿外感风寒的症状。

  专家出场

  中西医辨症细论“小儿咳嗽”

  正如记者在调查中所见,市场上的小儿止咳类用药品类繁多,挑选起来还真有点眼花缭乱。那么家长们究竟该如何“处理”宝宝的咳嗽,怎样护理才有效呢?本期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医专家和西医专家,为您详细解读宝宝的“咳嗽”。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

  中医说:化积食清胃热

  据尹志超介绍,中医里对小儿咳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说法,即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小儿咳嗽并非一定是肺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可能在于“停食着凉”。所谓的“停食着凉”,小儿咳嗽的病因出在了胃上,先是胃热,而后引起外感咳嗽。

  “小孩子先是吃了些羊肉串等食物,造成”食积”,后到室外感染风寒,就很容易引发咳嗽”。尹志超表示,小儿的咳嗽和老人的咳嗽大不一样,小儿咳嗽少痰,而且很可能是“肺胃兼起”从而出现发烧、咽喉肿痛等症状。

  因此,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儿童,在小儿胃热初起时,即开始清胃热、消积食,以免症状加重。

  尹志超介绍了一个简便的观察方法,就是家长可以时常闻下孩子嘴里的味道,如果孩子嘴巴里散发出类似于抹布发馊的味道,那么很可能是孩子已经出现了消化不良的情况。另外,小儿舌头出现黄厚苔也在提示家长,小儿可能出现了胃热。

  此时,家长就可以采取措施了,少让孩子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多吃些梨子。

  西医说:

  找准病因是关键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曹玲

  在治疗小儿咳嗽用药的选择上,曹玲再三强调,家长们一定要分清孩子的咳嗽原因再选药,而不仅仅只是用药将孩子的咳嗽“压”下去。

  据曹玲介绍,引起小儿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这种咳嗽和感冒的症状类似,但是治疗的方法却完全不同,家长们若单纯选择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给孩子服用,可能很难见效。

  曹玲同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只是出现轻微的咳嗽,在弄清病因后给孩子吃些中成药并非不可,但是如果孩子是被一些病毒感染了,则一定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后方可进行治疗,否则可能贻误病情。

  文本报记者朱瑞娟

  实习生张丽

  图本报记者徐胤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