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疾病:父母该如何帮助口吃宝宝

儿科疾病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5) 28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除此之外,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宝宝口吃,但通常都是阶段性或暂时的。

  新的环境产生的压力:

  宝宝的口吃现象在这种情形下经常发生,例如当宝宝开始上学的时候,他换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而这种新的环境容易让宝宝产生压力,口吃现象也就很容易发生。

  语言迟缓:

  那些说话迟缓的宝宝更倾向于出现口吃现象。

  提早地讲话:

  那些提早讲话的宝宝,特别是如果他们在压力下去“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这些宝宝除了容易出现口吃现象外也更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强行纠正“左撇子”也容易导致宝宝口吃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们常常把控制说话能力的脑半球称为优势半球,习惯于使用右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左侧,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右侧。如果父母、幼儿园老师强迫左手优势儿童(俗称“左撇子”)用右手拿筷子、拿剪刀等,就有可能使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从而导致宝宝口吃。

  男宝宝口吃现象要比女宝宝更普遍

  男宝宝更有可能出现口吃的现象是女宝宝的4倍,尽管如此,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这种情况在不同的文化中和不同的社会群体里都有发生。而那些能够讲两种语言的宝宝出现口吃的现象也是很普遍的事情,这很可能是因为宝宝能够同时讲两种语言的缘故。

  我们能帮助宝宝做些什么?

  ● 如果宝宝口吃现象很严重的话,父母可以让宝宝适当做一些身体的运动(例如跑动和攀登)因为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宝宝放松。

  ● 父母和宝宝说话的时候要放慢速度,给宝宝更多的时间接受信息。这样,宝宝就能眼看着你从容不迫地说话了。

  ● 父母要有意识地在家庭成员中进行轮流式的谈话,给每一个人说话的机会,任何家庭成员都不要打断讲话人,有人讲话时,大家都要静静地聆听。

  ● 一周大概要有3次,至少要用5分钟的时间全心投入在宝宝身上:和宝宝做他想玩的游戏,和宝宝谈论他想谈论的话题,要懂得表扬宝宝。

  ● 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说话速度说话,决不迫使宝宝迅速说完他正在讲的话。

  ● 在宝宝面前要表现出自己对宝宝说的话很感兴趣,而不是很在意宝宝是如何表述的。当宝宝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宝宝,这样会让宝宝觉得他自己是被你所关注的。

  ● 做父母的讲话时尽量使用短的、简单的句子,也尽量鼓励宝宝这样做。

  ● 在宝宝说话的时候,父母不要告诉宝宝慢点儿说,让宝宝重新说一遍或者让宝宝深呼吸。这些的做法只能让宝宝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在如何说话,并且使宝宝说话时更加不自然、感到很难为情的样子。

  ● 要对宝宝一直有耐心,有信心。宝宝语言表达的进步是需要时间的。

  你的宝宝其实与正常宝宝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有点小口吃,也不要特别强化它,否则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后,就更加不好矫治。宝宝说话时,尽量不要催促他:“快点说”、“再重新说一次”;而应耐心地引导他:“别着急,想好了再说”,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更不要突然打断宝宝的话,如果你感觉宝宝很紧张,当宝宝说完一句话后,你就柔声地跟他先讲讲别的有趣的事情,当宝宝完全忘记紧张后,再鼓励他继续表达。

  也许说了看了很多理论上的知识之后,你想知道那些跟你一样,有一个口吃宝宝的父母是怎样做的。

  口吃,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说的“结巴”,是一种语言障碍,多见于2~5岁的宝宝。当原本说话流畅的宝宝突然变得口吃起来,许多爸爸妈妈以为宝宝是在闹着玩,或是跟别的小朋友学的,或是比较爱紧张,并没有意识到口吃其实也是一种病,如果不及时带宝宝就医,就容易耽误病情。

  口吃对宝宝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患了口吃的宝宝,如果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往往容易产生羞愧心理,引起心理障碍,并陷入“越说越说不清楚,越说越结巴”的怪圈当中,影响正常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口吃的宝宝往往会受到讥讽和嘲笑,而使宝宝不愿说话、性格孤僻、具有攻击性,对宝宝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不利。

  面对已经患上了口吃的宝宝,爸爸妈妈要仔细分析,了解宝宝口吃的成因,对症下药。

  口吃行为与语言中枢神经有关,而神经系统又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结构,因而口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复杂”的疾病之一。

   语言治疗医生通常这样帮助你的宝宝:

  当宝宝由家长带到医生面前时,医生会根据宝宝做游戏的状态判定。医生在宝宝做游戏的时候愿意邀请宝宝的家庭成员也参与到其中。医生通常会希望父母能提供一些线索,比如什么情况下宝宝说话不口吃,什么情况下宝宝口吃。这样能够帮助父母确定宝宝在什么情形下说话困难,并且清楚应该在怎样的情形下减少对宝宝的压力。医生随后会给父母布置一些特殊的任务,例如医生要求父母每天花半个小时给宝宝进行一对一式专心的倾听等。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