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疾病:激素不是退热药

儿科疾病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15) 24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发热是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也一直被认为是疾病的一个重要象征。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发热更常见,有时表现为39℃以上的高热,这是导致家长带感冒的孩子去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孩子热度高就是病情重;到医院打退热针、吃退热药,如果热度未退至正常,或热退后体温又升高,就认为这种药物效果不好。于是,就出现了用激素退热,这种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激素加在糖盐水中一挂,小儿的热退了,家长就认为这种药神了,以后孩子发热就要用激素退热。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家长都知道激素退热效果好,医生在孩子发热时也身不由己地使用激素。激素退热真就这么神吗?医生和家长难道不害怕激素对孩子有危害吗?

  家长一般对激素正常的药理作用不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抗过敏、抗毒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因此,家长认为激素是个好药,什么都管,他们还把激素的抑制炎性反应误认为是抗炎作用,因而可以抗感染使炎症得到控制,使疾病痊愈而达到退热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激素的退热作用是由于激素抑制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具有内源性致热原的细胞因子释放,使体温下降,同时,由于抑制炎性反应使机体抵抗力降低,使体内感染扩大、播散,反而加重感染,特别是细菌性感染,由于体温下降、病情缓解、食欲精神好转等某些假象,掩盖病情真象,常会耽误诊断和治疗,而有些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发热的症状消退了,但出现咳嗽加重、病情向下呼吸道发展的表现,反而使感冒的病程延长。

  由此可见,激素的退热作用是一种假象,有害而无益。另外,激素还会导致蛋白质、糖、脂肪及电解质代谢失常,严重的可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等许多不良反应。

  家长在了解了发热的道理及激素退热的实质,就会对孩子感冒等疾病时发热有重新认识和醒悟,也就不会出现“发热恐怖症”,对发热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