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

菌藻类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09) 172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羊肚菌的介绍内容由诸多酷健康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羊肚菌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羊肚菌

【名称】:
羊肚菌
【英文名】:
Morel
【拼音】:
Yánɡ Dǔ Jūn
【别名】:
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
【药材类别】:
菌藻类
【性味】:
甘;平
①《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
【归经】:
脾;胃经
【入药部分】:
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
【产地和分布】:
1.羊肚菌: 生于海拔800-1000m的阔叶林中地上及林缘空旷处。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2.小顶羊肚菌: 生于云杉林中地上。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3.尖顶羊肚菌: 生于阔叶林及混交林地上、林缘空旷处以及防护林内草丛中。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新疆、江苏、湖南、云南等地。
4.粗柄羊肚菌: 生于混交林的林缘地上。分布于黑龙江、山西、新疆等地。
5.小羊肚菌: 生于稀疏林中的地上。分布于山西、陕西、宁夏、新疆、四川等地。
【形态特征】:
  1.羊肚菌: 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cm,宽3-6cm,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 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圆 形,宽4-12mm,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圆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长椭圆 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侧丝顶端膨大,粗达12μm。
  2.小顶羊肚菌: 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柄乳白色,近圆 柱形 ,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
  3.尖顶羊肚菌: 菌盖长,近圆 锥形,顶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脉 相连。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单行排列,(20-24)μm×(12-15)μm。侧丝顶部膨大,直径达9-12μm。
  4.粗柄羊肚菌: 菌盖近圆 锥形,高约7cm,宽5cm。凹坑近圆 形,大而浅,浅黄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 形,无色,(22-25)μm×(15-17)μm。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5.小羊肚菌: 菌盖圆锥形至近圆 锥形,高17-33mm,宽8-15mm。凹坑往往长形,浅褐色。棱纹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交织,颜色较凹坑浅。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浅黄色,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子囊近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约100×16μm,孢子单行排列,椭圆 形,(18-20)μm×(10-11)μm。侧丝顶部膨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注意事项】:
羊肚菌的功效与作用】:
和胃消食;理气化痰。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①《新华本草纲要》:有和胃消食,化痰理气的功能。用于消化不良、痰多气短。

【附方】:
暂无资料。

(本文由酷健康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