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禁忌:哪类肾病不宜怀孕生子

母婴健康 adminlele 2年前 (2022-04-18) 13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摘要:哪类肾病不宜怀孕生子
哪类肾病不宜怀孕生子

  患了肾脏病,还能怀孕吗?怀孕,会不会加重肾脏损伤?对孩子有什么不良影响?这些问题经常困扰着育龄期女性肾病患者……
哪类肾病不宜怀孕生子

  患了肾脏病,还能怀孕吗?怀孕,会不会加重肾脏损伤?对孩子有什么不良影响?这些问题经常困扰着育龄期女性肾病患者。带着她们的疑虑,记者采访了相关肾病科、妇产科及营养专家。

  哪类肾病不宜要孩子

  “肾病有很多种,到底能不能怀孕,啥时候怀孕好,要分情况看。”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张翥博士说。

  先说说不宜怀孕生子的情况:

  1。肾功能衰竭患者,不论男女,由于体内毒素积聚,可能影响精、卵子质量,不建议怀孕。特别是女患者怀孕以后,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不仅危及自身生命,还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死胎。

  2。膀胱炎、肾积水等重症感染性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影响胎儿健康,也暂时不宜怀孕。

  重症感染性肾病控制好了也可要孩子

  重症感染性肾病患者不能要孩子只是暂时的,等病情控制住后,也停药2~3个月了,再考虑怀孕。相比较而言,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除非做了肾脏移植手术,而且是迫切希望要孩子,男方可以等术后1年、女方等术后2年后,所用抗排斥反应药剂量较小时,再考虑怀孕。不过,这类妊娠的风险以及胎儿畸形的风险都比正常人高,要警惕。

  慢性肾炎女性症状轻者也可要孩子

  说到肾脏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肾炎。如果女患者病情较轻,且不存在高血压或肾功能受损的问题,可以考虑怀孕。但在孕期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量和肾功能。

  “若孕早期3个月内孕妈妈出现血压增高、肾功能恶化等趋势,就说明不适合妊娠,要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否则,不但孩子保不住,孕妈妈也有生命危险。”

  此外,夫妻任何一方身患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肾病,若想要孩子,须在医生指导下达到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正常、病情控制稳定、停用激素药物半年以上等生育指标。

  肾功能不好孕妈妈要防感染

  在医生指导下,肾功能不好的女性受孕成功后,不仅需要严遵医嘱进行必要而安全的药物治疗,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活调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蔡东联建议:

  1。睡眠、休息要充足。

  2。营养全面,补充足量维生素,以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机会。

  3。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阴部清洁,避免性生活,减少尿路感染机会。注意皮肤、牙齿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和牙齿龋坏。

  “慢性肾炎孕妇如有水肿、血压升高等问题,防止钠水潴留造成心力衰竭等。同时,这些孕妇还要补充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对肾血流量无明显影响的降压药。相反,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阿司匹林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的药,尽量避免使用。”他说。

  此外,由于慢性肾炎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病情时常反复,再加上怀孕后又担心疾病影响胎儿健康,孕妈妈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这对自身以及宝宝的健康都不利。丈夫应帮助怀孕的妻子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控制好慢性肾炎,平安过孕期。

  孕妈妈怎么做能防治妊娠肾病

  除了孕前就患有肾脏疾病,有些孕妈妈也可能在妊娠后合并肾病。

  张翥说,一方面,有些女性可能在孕前就有隐匿性肾炎,但平时没有任何症状,等到一怀孕,肾脏负担加重,隐匿性肾炎就显现而出了;另一方面,有些女性可能在孕前没有任何肾脏损害或疾病,但是到妊娠中晚期以后,可能出现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妊娠合并症,也会造成肾脏受损,出现蛋白尿等症状。

  “这时,必须先找出引起妊娠合并肾病的原发病,是妊高症、免疫性疾病还是其他疾病所致,然后对症治疗。”郑大一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赵先兰说,只有控制好了原发病,才能更好地减少肾脏进一步受损。

  下面,张翥给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疗妊娠以后出现的肾病及肾脏损伤的建议。

  第一,营养全面、均衡。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妈妈摄入的蛋白质要比正常人多,但是也不能太多,具体量可咨询医生。

  第二,测体重,看水肿是否加重。一般理想体重为:(身高-100)×0.9,妊娠中的体重,以比此体重增加9~11公斤最理想。

  第三,控制食盐分量。妊娠中盐分吸收过多,是患肾病及妊娠中毒症的原因之一,建议每天食盐控制在3~5克。不过,控盐很困难,尤其要注意的是化学调味品及加工食品中所含的盐分。尽量不吃火腿、速食面、快餐、糕点等盐分多的食品,常吃减盐效果好的黄绿色蔬菜、海藻类食物。

  第四,定期监测肾功能。孕早期一月一次,临产前一周一次。

  第五,多喝水,防止尿路感染。

  □记者王娅青 刘勇 图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