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支持母乳喂养
在近期乳制品行业质量风暴中,婴幼儿作为社会最脆弱的群体,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给孩子们选择合适的乳制品让他们茁壮成长,如何从日常护理方面防患于未然,成了父母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据了解,我国的母乳喂养率,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因为“配方奶粉”来自于科技发达的欧美,心里产生了喂“配方奶”是时尚,甚至是身份的象征,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母乳有可以提高孩子智商等配方奶无法代替的优点,在配方奶的诞生地,许多欧美国家的母乳喂养率都超过了90%!
很多年轻的母亲还问,她们那么精心地喂养自己的宝宝,可是仍出现了缺钙、贫血现象,这是为什么?原因是孩子发育过快,导致营养结构性失衡。
新标准支持母乳喂养
(1)推迟添加辅食时间
在近期召开的有关婴幼儿喂养的国内外研讨会上,基本的意见是:把以前的4个月的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后移,尽量纯母乳喂养到6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母乳喂养,减少肥胖、超重,以及减少过度喂养。
(2)新修订的标准是:
A、在母乳充足的条件下,在6月前都可以不添加任何辅助食品,除了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外;
B、而满6月后必需添加。“辅助食品”的概念也改为“转奶期食品”,以避免成为可有可无的食品。
||| C、断奶的时间,城市满12月,农村24月。
孩子为何会缺钙贫血?
个案:记者采访时,很多小白领都说,医生检查时,说她们的孩子缺钙,其中一位还被查出贫血。她们很奇怪,她们非常重视孩子的营养,为何还会缺钙、贫血?
有个重要原因是,儿童过快生长,造成营养结构性失衡。
1、营养结构性失衡有原因
前几天有则新闻:“一位母亲因孩子年龄很小,身高却超过了1.10米,上车必须买票,而提出质疑。”有关媒体于是到一个幼儿园大班做了个调查,发现80%超过了1.20米,90%超过了1.10米。
壮苗长在沃土上,孩子发育过快的现象在胎儿期就出现了。
母乳中的营养素,应该是能够保证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的,但面对现在的生长发育太快的宝宝们,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捉襟见肘的主要是指非产热的营养素,如矿物元素钙、铁、锌以及维生素等,所以说,我们把它认作是结构性的失衡问题。
2、缺钙其实是缺维生素D
大家所说的缺钙,实际上主要是指维生素D的缺乏,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影响到钙的吸收以及钙在身体内的代谢,因而出现一些钙缺乏的表现。
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少,无法满足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也就是我们主张在婴儿出生后两周即给予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原因。
3、母乳中有丰富的钙
就钙元素而言,母乳中是非常丰富的。只要奶量充足,我们并不主张作为医疗常规给予补充,除非有明确的钙缺乏的证据。
而给予孕期以及哺乳期的母亲适量的钙补充或含钙丰富的食物,应该对母婴都有益处。
4、4-6个月后需添辅食补铁
贫血主要是由缺铁引起的。母乳中的铁吸收很好,但实际含量也并不高。孩子在胎儿时期储备的铁,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被身体再次利用,还有从母乳中吸收的铁,一般来讲能够满足生后4-6个月的婴儿的需要,但如果婴儿长得过快,需要的铁过多,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储备铁不足,都更容易出现缺铁并引起贫血。
所以出生4-6个月后的婴儿,需要添辅食以补铁。
||| 营养多多益善吗?
怕营养缺乏,现在很多小宝宝又是母乳,又是配方奶,还有多种补钙、补血等保健品一起上,将各种优点一网打尽,这种做法科不科学呢?
1、营养素摄入有标准
食物、保健品中的营养素,如钙,其结构是一样的,进入人机体后,其作用一般也是一样的,所以摄入得过多了,可能会引出些问题,那摄入多少才适宜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1)钙摄入量:
0~6个月-300mg/日;6个月~1岁-400mg/日;1岁~4岁-600mg/日;4岁~7岁-800mg/日。
(2)铁摄入量:
0~6个月-0.3mg/日;6个月~1岁-10mg/日;1岁~11岁-12mg/日。
这些元素最合理、安全的来源是天然的食物。
2、最好定期请教医生
有一位小白领说,她的小宝宝,42天后说是缺钙,于是开始进补保健品,7个月时再检查,骨密度的抛物线远远超出了正常标准;而此时孩子又出现了贫血现象,标准是110g/L,6个月检查,是107g/L;9个月再查,只有98g/L了,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孩子最好出生6个月之内每个月、6个月之后每两个月到医院去检查一次,主要是监测孩子发育和营养之间的平衡状况,医生会视情况,对婴儿,或母亲的营养提出合适的建议。 为什么孩子会偏食?
||| 一位母亲说,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特别喜欢喝可乐,最爱吃洋快餐,怎么办?
专家介绍:孩子偏食,是因为在他的饮食习惯还是一张白纸时,习惯没有养好。
科学家曾对很多出生不久的婴儿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婴幼儿时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在他们14岁时已经达到了“定型”的状态,以后很难再改变。
原因是人刚出生时,神经细胞还是“一堆散沙”,需要在外界的刺激下建立起各种联系。为什么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大米饭?就和小时候这类食物已使大脑皮层食物中枢形成了优势的兴奋灶有关。
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1)0至6个月
因为“接受母乳喂养的孩子断奶后,更愿意尝试不同食物”,所以最好母乳喂养。
(2)4至6个月
开始添加辅食起,父母就要注意孩子好的饮食习惯的养成,要做到食物品种的丰富与多样。有一位母亲说,为给孩子补血,喂他肝、血做的食物,但他不爱吃。不爱吃,也要喂给他吃,让他大脑的食物中枢和这种食物建立起联系后,他就会接受并喜爱这种食物了。
(3)1至3岁半
这是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期间,父母切不可一味迁就,纵容孩子挑食、偏食、把零食当饭吃等“恶习”。个案中的孩子偏爱洋快餐,不爱水果和蔬菜,可能和此时的不良喂养有关。
孩子饮食习惯,将对他们成年后的健康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切不可忽视!
网络编辑:笃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