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0~6岁儿童应接种的疫苗多达15种,全程接种共需30余次。除口服外,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注射接种的,例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等。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注射剂为例,它适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禁忌者,特别是免疫缺陷者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优先考虑。那么,给宝宝注射疫苗时家长该做些什么呢?
1.选择适宜部位。①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这是以前国内最广泛使用的疫苗肌肉注射部位。但是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和接种针次的增加,如果所有疫苗都接种在上臂三角肌上,就会使局部肌肉负担过重。因此,目前大腿股外侧肌注射正逐渐被采用。②大腿股外侧肌中段1/3前外侧,这是欧美等国给婴幼儿进行疫苗肌肉注射最常使用的部位。一方面,该部位很少有大血管和神经干通过,实施接种非常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肌肉丰厚,血运丰富,疫苗吸收好,局部反应轻,可供多次注射。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在该处注射时不用脱上衣,孩子很少着凉。③其他部位。还可根据不同的疫苗接种方式选择其他接种部位。如皮内接种法(主要用于卡介苗接种),注射部位为左上臂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又如皮下接种法(主要用于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凹陷处。
2.采取搂抱式的接种体位。孩子在接种疫苗时会挣扎、哭闹,所以搂抱式的接种体位既能很好地固定孩子,又能让孩子有安全感,适合家长采用。比如准备在孩子右大腿接种疫苗时,应让孩子坐在家长的右腿上,家长应用右臂搂住孩子,使其头部靠在自己胸前,将其左臂放在自己身后,并用左手握住孩子的双侧小腿。
网络编辑:笃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