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小子,妈妈和你过过招 -育儿宝典

母婴健康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23) 34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淘小子,妈妈和你过过招 -育儿宝典


  王根上幼儿园时会讲故事、会画画、口齿伶俐。李晓凡送他去幼儿园,公交车上的乘客见王根鼻梁上架着小眼镜,说话细声细气的,都夸他:“看这孩子多文静!”李晓凡只有暗自苦笑,她知道,王根身上有种潜在的“淘劲儿”:在幼儿园站队不守纪律地东张西望;老师领着做游戏,他偏自己去玩,而且哪儿脏到哪儿去……早上送到幼儿园时干干净净,晚上接回来,肯定是个花脸蛋、小黑手的小泥猴。


  数落、埋怨、责怪……该试的都试了,效果并不明显。李晓凡琢磨着也许该改变一下看待儿子的角度,尝试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好动——思维活跃;马虎——反应能力强;贪玩——有一定的创造力。


  根据这些优点,李晓凡及时调整了对“淘儿子”的教育方法。


  一事一议,及时指点


  每一个母亲,都想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对待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


  “淘小子”最大的心理特点是:精力过剩,对什么都感兴趣,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家长用一些过激、绝对的话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有百害而无一利;想点拨一下就让他感悟过来,一劳永逸也是不可能的。根据这一特点,李晓凡用一事一议法来教育儿子:只要身边发生的事情,特别是王根身上发生的事,都立即进行一事一议,让他明辨是非,分清好坏。


  有一次,李晓凡在准备晚饭,让儿子把地上的玩具收拾起来,王根答应得挺爽快。可她一转身,王根就玩得忘乎所以。等李晓凡做好饭菜,发现屋子里已变得像个战场了。虽然已过了晚饭时间,但李晓凡仍坚持着让他收拾好房间才开饭。直到晚上9点,房间才收拾完。李晓凡对含着眼泪的王根说:“饿了吧?”王根点头。李晓凡说:“这都是因你没及时收拾玩具、弄乱房间造成的后果。”王根低着头不吭声。“以后,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吧?”李晓凡问他。王根一个劲儿点头,不敢再看妈妈一眼。


  在王根成长的过程中,李晓凡还常常有目的地创设教育环境,及时点拨,不断地对王根进行教育强化。


  一个冬天的晚上,李晓凡陪5岁的王根上完绘画课,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顶着大雪回家。积雪在脚下咯吱咯吱地响着,冷风像鞭子,抽打着皮肤。“真冷啊!”王根缩了缩脖子。李晓凡马上接过话来,让他以“雪天”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李晓凡当时以为,王根一定会讲天冷路滑,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学画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关心自己总是胜过关心别人。谁知,王根想了一会儿,却说了一个“雪中的妈妈”的故事:“……我妈妈是个最能吃苦的妈妈,我能学好画,是妈妈的功劳……”李晓凡心里一热,几乎落下泪来。孩子已经懂得了感恩!抓住这个机会,李晓凡把对儿子的教育引深了一步:“儿子,你知道吗?世界上所有有成就的人,成绩几乎都来自于吃苦耐劳,不因一时的困难就放弃。”王根脱口而出:“妈妈,我也能做到。”果然,以后的日子里,王根变得越来越有毅力,做事情也有头有尾了。


  换位思考,陪伴成长


  幼儿园老师对王根的评价是:“聪明,反应问题快,表达能力强,可就是马虎。”一番话说得李晓凡脸红,可她也知道儿子的毛病。“牛奶”他能写成“午奶”,“34”能写成“43”,写“了”的时候能写成个“子”。最要命的是,王根自己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就是错了一点点吗?”


  李晓凡为此伤透了脑筋,说过骂过,也多次讲过粗心、马虎吃亏的寓言故事,但都收效甚微,他马虎的毛病还是老样子。


  儿子的情况让李晓凡反复思索,她突然醒悟到: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行为,什么问题都应先从王根的角度思考一下,然后再向他提出要求。王根把故事完全当成了故事,并没和自己联系到一起,当然没有效果了。所以她干脆把刚刚发生在王根身上的粗心的事编成故事,讲给他听。


  有一次,王根又犯了粗心的毛病,算数学题时,把答案6写成了9。李晓凡马上编了个“算错数”的故事:数字王国里闹翻了天,因为一个名叫王根的小朋友,把它们的次序打乱了。数字王国里的国王本来是9,现在却有了两个国王。它们都责备王根小朋友把数字算错了,希望他下次改正……这下,对王根的触动很大,往往下一次就改正了这一方面的毛病。


  王根上小学后,有一天放学回家,似乎有什么心事。李晓凡关心地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王根回答说:“我还没有做好事的小红花呢。”李晓凡笑了,她马上为王根设计了一个既能帮自己、又能帮别人的好事:把练习题编成游戏,建议他和同学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李晓凡有意识地提醒他,在答题时,要注意自己马虎的毛病,不然,当“老师”的可就没面子了。王根果然认真了许多,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一次次的换位思考,一次次的鼓励帮助,王根马虎的毛病渐渐改过来了。


  形象教育,更要用心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李晓凡注意言传,更注重身教,她一直在树立自己的形象,给王根做榜样:要求孩子学习勤奋,她就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去感染他;要求孩子爱劳动,她就做一个勤劳的妈妈……


  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最冷的时候是每天的清晨。李晓凡要求王根一定要早睡早起。“再等会儿,等会儿再起不行吗?”王根睡眼惺忪地说。“不行!”李晓凡一把把他从温暖的被窝里拉了出来,“妈妈起的比你还要早呢!”王根没话说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起床。


  在她的形象教育下,王根一天比一天懂事了。对此,李晓凡欣慰不已。但是,儿子的一句话却让她感到仅仅是形象教育还不够,更需要用心教育。


  那天,李晓凡让王根写字,谁知,他趁李晓凡不注意,溜到阳台上,用线扎起一个塑料袋,让它在风里飘舞,自己听着塑料袋发出的噼啪声,高兴得又笑又跳。李晓凡检查写字本,发现上面只有歪歪扭扭的几行字,气得拉过王根就是一巴掌。王根哭着把应写的字写完。李晓凡问他,妈妈对你的批评对不对,王根没说话,小大人似地叹了口气:“我在家里活得可够艰难的了。”听了这话,好长一段时间里,李晓凡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看来平时过于注重形象教育,和孩子交心的时候太少了。


  怎么交心呢?李晓凡想到了一个办法,王根每天上学前,她总要对他说一句话——只是一句话。有时是:“请你记住‘认真’两个字。”有时是:“祝你一天顺利。”有时干脆就是:“妈妈等你的好消息。”……这些话,就像是热水袋,温暖着王根的每一天;每当他要做什么事时,耳边就会响起这句话,就像妈妈就在他身边一样。


  后来,王根也学会了李晓凡的做法,每天临出门前,都会送给妈妈一句话:“祝一天好心情。”“注意休息!”……母子两人的融融亲情,就在这每天的一句话里,越来越浓了。


  每天一句话,看来并不重要,它的意义在于,建立起了一种用心交流与沟通的通道。李晓凡觉得,除了亲情之外,这一句话里更具有一种姿态,那就是平等,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所以,李晓凡做错了,她会向王根主动认错、检讨;王根犯错,李晓凡批评他时,他当然心服口服。母子间的交流多了,思想得到了沟通,李晓凡对“淘儿子”的教育当然更加得心应手,无往而不胜了。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