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4岁半时,我也像社会上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带着儿子加入了学琴族的行列。最初的一段时间,我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儿子的确天天在进步,已经能熟练地拉上几首节奏明快、音调优美的儿童手风琴曲了;忧的是他时常会打退堂鼓。 原因来自三方面:一是儿子年龄小,枯燥的乐理知识即使在家长的辅导下儿子也难以接受;二是专业教师总用专业的语言讲授乐理知识,不能够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或语言去帮助儿童理解和学习音乐;三是一些难以掌握的乐句,老师会让孩子反复练习几十遍甚至几百遍来进行强化。这样,音乐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即成了一种精神负担,儿童会因感到乏味而失去兴趣,会认为音乐不好玩,不能在学琴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状态。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儿子竟然不提退出的事了,反而对学琴恢复起最初的兴趣—原来是儿子所玩的电脑, 软件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儿子那段时间经常在电脑上操作趣味识谱软件,不仅软件中的游戏玩得津津有味,而且掌握了不少关于音符的乐理知识,学琴不再被动,也愿意参与到学习音乐的过程了。经过观察和思考,我觉得软件对学琴儿童的帮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优美的意境中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内涵,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从事各种活动的动机和源泉,幼儿的学习兴趣往往在轻松的游戏中得以维持和发展。电脑软件画面色彩鲜艳,拟人化,使孩子耳目一新,容易对认知的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诱发他学习音乐的内趋力。例如认识附点音符,首先让幼儿感知附点音符的旋律—“雪绒花”优美的曲调,再接受附点音符的知识,融培养兴趣、陶冶情感和学习知识为一体,使幼儿在音乐熏陶的环境中理解音符的内涵。
二、在生动形象的游戏中引导幼儿理解音乐的元素,开发音乐潜能
五线谱知识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石,但枯燥的乐理知识让孩子学习起来有些困难。趣味识谱软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围绕音乐的几个要素(音高、音符长短、节奏、强弱、速度、音色),利用比喻、拟人和游戏的方法学习知识技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它将五线谱设计成一座房子,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为一层和二层,将线和间比喻成鸟巢,音符比喻为鸟蛋,只要孩子将鸟蛋放在正确的鸟巢里,小鸟就会飞出来。孩子在放鸟蛋的过程中感知了各个音符的音名和位置,认识了五线谱的线和间、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孩子操作几遍游戏就会很快地掌握音名及音高的知识。又如:认识音符的时值长短、节拍、速度等都被转化成不同大小的蛋糕、吸顶灯、火车车厢等等形象画面、使抽象枯燥的乐理变成幼儿易于理解生动形象的游戏,让孩子迅速掌握音乐的初步知识,发展音乐潜能。
三、在主动的交互操作中给予幼儿探索和发展的空间,萌发幼儿音乐的创造力
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偏重于让孩子倾听和模仿,而忽视和淡化孩子创造的萌芽,结果很多孩子只会模仿前辈创造的乐曲。趣味识谱软件则在儿童一开始接受音乐教育时,就注意儿童对音乐的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尝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例如:认识音符在键盘上的位置时,幼儿不但能感知音符的音高,还可以随意在键盘上创编不同的乐曲,聆听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速度球”的游戏让孩子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性质不同的音乐速度也不同。从而使儿童活跃的创作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儿子玩了软件后,会听辨摇篮曲和进行曲的差别,演奏练习曲时能做到自然将结尾速度放慢,并喜欢自己随意演奏教师没有教过的乐曲。我感到,儿子的收益不仅来自专业教师的直接传授,还要归功于趣味识谱软件为他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留下的充分空间,使孩子的音乐潜能得到初步的发展。
儿子学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应该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感知体会音乐,在表现音乐中创作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