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给孩子一个新角色-育儿宝典

母婴健康 adminlele 3年前 (2022-04-23) 29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从“受教导者”到“教导者”
  孩子有丢三落四的习惯,于是在和他一起往补习班上音乐课时,我故意忘带他的乐谱,结果孩子特殊不兴奋,回来后还一直斥责我。
  “儿子,你批驳得对,说的也有道理,以后我们都留意吧。”我轻描淡写地说。从这以后,在相当长的时光里,孩子不用我提醒,外出时,很少忘带什么东西。看来,一味批驳孩子,往往不会收到好后果,有时反而让他反感。让他也批驳一下你吧,这样他或许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你想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父母的“教导者”而不是“受教导者”,他能不对自己“高尺度、严请求”吗?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付出
  过往,你的孩子只是在接受着大人们的溺爱,那么现在,你是否尝试一下让他付出爱呢?在我的鼓励下,儿子对我的关心就更多了,几乎每时每刻都想把自己的爱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孩子并不是没有爱或者不愿付出爱,只是父母还没有让他养成付出爱的习惯。
  因此,新的一年,为孩子转变一种角色吧,让他学会付出爱。
  从只想着自己到顾念他人
  “儿子,来,帮爸爸想想,两个杂志都要这个稿子,你说怎么办?”“那,就给稿费多的一家吧。”这小子,还很会算经济账呢。事情虽小,但多给了孩子一个替自己费心的机遇,这个很重要。
  刘墉先生说过一个故事:小时候,下雨时看到妈妈来接我们是多么的开心,可是长大后却认为下雨还要妈妈接是件丢脸的事。为此,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也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如此一来,他才干成长为父母的贴心人。
  从被“养”到服侍他人
  有一段时光,儿子老吵着要自己做一桌菜,这不是明摆着糟践食粮吗?小鬼当家,还没到时候啊。可在儿子生日那天,他请来了好多同窗,非要自己做一道菜不可。他知道妈妈不批准,就往抓油瓶子,结果油撒了一地。
  他妈妈说,这都是我让孩子胡来惹的祸,可我并不这么认为。试想,平时父母要上班,有时家中就只有这位留守队员,假如他会两下子,至少以后午饭就不用愁了。于是第二天凌晨,我和儿子早早起来,偷偷做起了面条,等一切收拾爽利了,他妈妈也起床了,孩子喊住妈妈说:“怎么样,别用老眼力看人,你说吧,你要吃什么饭,我以后给你做!”
  通过这事儿,妻子清晰了一个道理:父母总说把孩子“养”到多大多大,实在孩子也很愿意服侍大人,由于,孩子当家,也是他自立的开始。任嫣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