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还不会穿衣服,和小朋友闹矛盾就知道哭……大人们在感叹孩子自主性差时,可曾想过,每个孩子的自主性从小就开始萌发了,只不过有些家长害怕他们受挫或受伤害而处处包办、代替、指导,反而一点点挫伤了他们自主探索、尝试的欲望和自信。
3~6岁是孩子自主性发展的高峰
“眼看要上幼儿园了,可蓝蓝还不会自己拿小勺吃饭,只会用手抓饼干吃。在家里,她奶奶一天三顿饭喂她;上了幼儿园,几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谁顾得上她,那不得一天到晚挨饿吗?”今年8月份时,蓝蓝妈为了教女儿学吃饭,又哄又骗又吓唬,但进展缓慢。
其实,蓝蓝一岁多时就能自己吃饭了,从开始时用手抓着吃到学会了拿勺吃。然而,因为她太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小手,常常一顿饭要吃上1个小时,还弄得全身、满桌甚至一地都是脏兮兮的。结果,蓝蓝的奶奶看不惯孩子吃饭的“可怜样”,坚持喂她,任凭蓝蓝妈怎么说都不行。慢慢地,蓝蓝就不愿意自己拿勺吃饭了,别人喂她吃饭,她还四处乱跑呢。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博士耿耀国说,1岁左右甚至更小的时候,孩子的自主性就开始萌发了,特别是3~6岁到了自主性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孩子们手脚灵便、好奇心增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探索和尝试,比如刷牙、吃饭、上厕所、拆卸小玩具等。
然而,一些家长总怕孩子自己刷牙刷不干净、吃饭撒一地,或担心他们动作慢而耽误了上幼儿园等,常常抢着帮孩子做这些事。“我自己做”的自主性老是被别人剥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羞怯和疑惑:我到底行不行?时间久了,不仅会破坏孩子正在萌发的自主性,甚至还会损伤他们的自信。
孩子经历挫折才能够成长
暑假里,5岁多的天天和小区里一帮孩子正追着玩得高兴,不知道为啥吵了起来,还越吵越凶,甚至要动手。正忙着做饭的天天妈听见了,赶紧跑下楼,一看,几个孩子合起伙来争抢儿子的一辆遥控车。
一看妈妈下楼来了,天天的眼泪喷涌而出。一开始,天天妈见这么多孩子欺负儿子,很生气,想训斥他们。但转念一想,小孩争抢玩具是常事,自己不可能随时随地护着儿子,他必须学会自己解决矛盾。于是,她问孩子:“你回家不?”“不回!”“那好,你就自己想办法,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说完,天天妈回家了,尽管她真的很担心儿子被小伙伴们欺负。
一个多小时后,儿子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地回来了,虽然手上没有了遥控车,却笑嘻嘻地拿回一个变形金刚。原来,他和几个小朋友早就和好了,互相交换着玩具玩。
对于孩子,家长的确有大把的人生经验可以传授给他们,避免他们走弯路或重蹈覆辙。比如孩子学走路时,大人明知道孩子要摔跤,于是一些家长就不愿意松开手;比如孩子想拆卸玩具、探索奥秘时,家长知道孩子很可能弄坏玩具而阻止……
从表面上看,家长可能是帮孩子躲避了一些“挫折”,但仔细一想,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在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人生经验的机会,还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主性。耿耀国提醒家长,孩子必须重复必要的挫折,才能够成长。
积极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条件
一天,王女士洗衣服时,看到6岁的女儿一直盯着自己看,显然她是对洗衣服感兴趣了。王女士就把女儿抱起来,让她的小手能够着浴盆里的衣服。
虽然女儿一直用手拍打着洗衣服,把肥皂沫弄得满天飞,污水溅了两人一身,但她还是朝女儿竖起了大拇指。第二天,王女士特意去超市买了小脸盆、小围裙、小手套、小凳子,她对女儿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洗衣服,可是浴盆太深,你够不着。看,妈妈给你准备了小脸盆、小围裙,以后你就能自己洗衣服了……”“谢谢妈妈!”听完妈妈的话,女儿马上就端了一盆水,穿戴好围裙,学着大人的样去洗衣服了。
耿耀国说,当你发现孩子有了某种探索的冲动时,不光要鼓励并肯定孩子自主探索的行为,更要积极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不妨多带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环境,其实旅游就是帮助孩子探索世界的一个不错选择。当然,家长在孩子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及时鼓励、指导和帮助,也能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