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恐惧,郑毅教授认为可以从许多心理学的流派和理论找到解释。比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发育理论。他的一句名言是,成年人的所有心理问题都可以看到童年的影子。也就是说,无论是异常还是正常的儿童恐惧都可以从更年幼的经历中找到原因。所以在西方婴儿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同样成为一门令人关注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盖塞尔认为,儿童的心理发育是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对应的,因此提出了成熟主导论,也就是在一定的年龄有相应的神经发育成熟程度,如果两者不相符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恐惧就是其中一种。例如,几个月的婴儿不会控制排便,是因为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而一些儿童产生恐惧也是因为神经系统的发育不成熟,导致其对社会和周围世界的认知不成熟和不全面,因而产生恐惧。
当然这样的理论还有很多,比如皮亚杰的儿童学习理论。还有现在流行的情商与智商理论,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有智商和情商,如果在他们的发育过程中情商的发育与智商发育和生理发育不同步,也会产生心理障碍,恐惧也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郑毅教授认为,虽然许多理论都可以从一定角度解释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但都不是太全面,只有结合多种理论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比如,把儿童心理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殊性)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了解儿童的恐惧心理。虽然儿童的心理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五至六岁是儿童心理发育和社会交往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因各种原因(如城市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对儿童进行过度保护,不让孩子分床睡,也不让孩子在户外进行有益的活动和交朋友等,都容易使孩子在以后产生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