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偷窃行为 -育儿宝典

母婴健康 adminlele 2年前 (2022-04-23) 56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重视孩子的偷窃行为 -育儿宝典


小熙上三年级了,他一向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可最近发生的事却让妈妈耿耿于怀。



  那天,妈妈发现自己放在桌上的10元钱没了。一转身,正看到儿子躲躲闪闪地向外走。妈妈追上他,看到他手里紧紧攥着10元钱。妈妈狠狠打了他一顿,后来竟然发现,小熙养成了偷钱的习惯。一次,妈妈拿钱包想出去买东西,却发现少了50元钱。家里没有别人来过,难道是儿子拿的?



小熙放学后,妈妈试着问了一下:“你拿了妈妈的钱去买了什么?”他愣了一下,害怕地说:“和同学去网吧打了一会儿游戏。剩下买了点吃的,还剩lO元钱。”



妈妈既生气又震惊,就把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狠狠地揍了他一顿。看着眼泪汪汪的孩子,妈妈非常心疼,搂着他规劝道:“小小年纪,怎么能偷窃呢?长大了可怎么得了?”



  小熙羞愧极了,他抽噎着表示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妈妈又发现家里的钱少了。



  面对孩子的“偷窃”,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即骂,收效却甚微。此时,妈妈应该保持冷静,认真分析孩子偷窃的原因和心理动机,不要一概定性为“恶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拿别人的东西。9岁的小勇表现一直很优秀,但暑假期间发生过两次偷窃别人东西的行为。父母几次逼问都没有问出来,最后家长在家把东西找出来,小勇才肯说实话。但他从来不拿别人的钱,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也很懂事,知礼节。家长很担心孩子是否会继续偷窃。



当妈妈发现孩子有偷窃的行为时,姑且不论偷窃物品价值多寡,当务之急是必须让孩子了解这种行为是家人所不允许的,而且也不允许同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妈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下面几种方法。



(1)以平静、沉稳的态度来面对



  当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犯下这等“滔天大罪”时,很难保持平日和蔼可亲、冷静理智的态度。可是在父母盛怒、大吼大叫下,孩子可能会以谎话来掩饰自己的“罪行”,或是在你无意的言语谴责下,产生浓浓的罪恶感,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坏、最不可原谅的孩子。其实不管是前者或后者,对整件事一点助益都没有,还不如以关怀、了解的态度来处理整件事。



   譬如,妈妈发现皮包里少了100元,而且已经确定是孩子自作主张拿了这笔钱,请不要问:“你是不是从妈妈的皮包里拿了100元?”因为你用这种问法,孩子的直觉反应大多是否认,而妈妈在知道孩子撒谎时,心中的愤怒更如火上加油。其实问题是出在妈妈的问法上,这会让孩子有“罪加一等”的感觉。所以,你可以试着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沟通,例如:“我知道你从妈妈的皮包里拿了100元,或许你真的很需要这笔钱来买你心爱的东西,但我希望,你想买什么东西之前,先与我商量一下好吗?”



  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妈妈必须先确定孩子是否有偷窃的行为,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当法官,判定孩子有“犯罪的嫌疑”;但也不要有鸵鸟心态,认为孩子长大之后,这种问题会自动消失,因为这等于是在姑息养奸。



(2)发掘问题行为的症结



   妈妈在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时,要探索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症结,判断孩子的偷窃行为是否为下列的其中一项:



  ①没有足够的零用钱去购买其他同学都有的东西。



②寻求父母的注意与关爱。



③认知发展尚未成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当。
 


④追求“问题行为是否会被识破”的刺激感。



⑤模仿他人的问题行为的结果。



  在确知问题的症结之后,妈妈要针对问题,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实际上,由于偷窃有很多原因。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偷东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导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幼儿园的孩子拿东西很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要花钱来买,不懂得不付钱、不打招呼就随便拿东西是错误的。他们还没有分清楚“自己的”与“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只是原始意义的“恋物”而已。所以当妈妈发现孩子偷拿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严厉地警告孩子。虽然此时的拿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偷”,但是妈妈应该通过这件事设法让孩子意识到偷窃是错误的。告诉他:“如果你没有经过同意或没有付钱就把东西拿走,就会给别人造成损害。别人会很伤心。’


  如果孩子从超市悄悄带出了糖果,妈妈要带着孩子把糖果还回去。如果他已经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带到超市,让他向店主道歉,并替他还钱。再次带他去超市时,就要多注意他的行为,看看他是否又将喜爱的东西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在付款时,对孩子说:“每一件东西都有价钱,妈妈只有把钱给收款的阿姨,这些东西才能属于我们。”让宝宝注意到你付款的细节。也可以让宝宝拿一件小东西,在收款台前让宝宝自己付款,加深宝宝买东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对于父母嘱咐的事情常常一转脸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下次他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家长的吼叫、责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妈妈必须反复和宝宝讲道理,让他明白这种事情的危害性,他才会逐渐改进。如果宝宝的表现良好,妈妈则可以在房间里为他贴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扬和鼓励。
 


  上小学的孩子已经知道偷东西是锴的,但是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如果孩子回家后,书包中藏有朋友的手表,那很可能是未经朋友允许私自拿回家的。家长应该在了解实际情况后,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他想一想如果那位朋友偷拿了他的心爱之物,他会有什么反应。妈妈应该根据孩子偷东西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或给他讲道理,或满足他的正当需要,或多给他一些关爱,或鼓励他多与人交往等。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不能默然处之;也不能因为爱面子,怕孩子的举动会引起别人的误解,教给孩子如何隐瞒;更不能采取赞赏纵容的态度,使孩子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这样都会助长孩子的占有欲,使孩子养成贪小便宜的坏习惯,将来就有可能发展到去偷窃。



  十四五岁的孩子当然就更加明白偷盗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还是存在着侥幸心理偷东西。这多半是因为他们自私自利,缺乏正义感造成的。他们觉得偷东西“实惠”,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乐意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或者是根本就想不到他人受到的损害。有的孩子偷东西仅仅是因看到朋友中有人偷东西得逞,自己也想试试。有的孩子则是因为反叛心理在作怪,他想通过偷窃来报复大人,反叛这个世界。



  另外一些因素也是促使孩子偷窃的主要原因。比如,家庭环境不好,缺乏父母关爱,学业压力重,内心紧张,朋友少,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等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使他们采取过激行为,以激起人们的关注。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偷东西其实是一种病态。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爱做小动作,课外又是“调皮蛋”,容易受到老师、家长及同学过多的责怪,甚至引起同学的歧视和排斥,久而久之,不仅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未能改变,还会出现其他的异常行为,如说谎、逃学,甚至偷窃。对于这种孩子一定要及时看医生,给予正确合理的治疗。



(3)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程序。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妈妈不是要忙着帮他开脱,而是要教导他如何面对问题,并且自食苦果。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孩子赔偿,或是归还所有偷窃的物品,如果赔偿与归还行为在某些情境下无法实行,至少要以取消孩子的某些权益来作为惩罚。例如一个星期不准看卡通影片等,都可以给孩子一次难忘的教训。



(4)孩子也有自尊,多与孩子交流



  如果因为一次偷窃行为,妈妈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孩子以后有心事是绝不会再对妈妈说的。有些自尊心强的孩子怕妈妈1日事重提,也怕自己想到那不光彩的“往事”,所以他们只有逃避和家长的接触,对爸妈万般防备,以免他们窥见自己的心声,自己有了困惑和麻烦也不会和父母商量,而是另找其他途径解决,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对于妈妈与孩子沟通也是不利的。



  所以,妈妈应当把孩子偷窃的行为当做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信号,应该做的是反问自己对孩子关心得够不够,或者对于他们是否过于严厉,缺乏商量的余地,使他们在需要钱的时候却不敢向自己开口。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偶然发生偷窃行为并不算是什么恶习,也不构成犯罪。妈妈要重视孩子的偷窃行为,但也不要简单地将这一行为归结为孩子道德败坏,这样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使他们或者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或者变得唯唯诺诺,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