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试管婴儿初长成
婴儿这两个字就让很多人对它的认识都停留在婴儿的阶段。但是,我国第一例“共体”移植的婴儿已经长大了,今年15岁……
试管……
婴儿这两个字就让很多人对它的认识都停留在婴儿的阶段。但是,我国第一例“共体”移植的婴儿已经长大了,今年15岁……
试管婴儿这个说法,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可能试管婴儿中,婴儿这两个字就让很多人对它的认识都停留在婴儿的阶段。但是,我国第一例“共体”移植的婴儿已经长大了,今年15岁,而且6月20日,他刚刚结束了中考。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把这个试管婴儿———罗优群和他的父亲罗世源以及参与了罗优群生命过程的中南大学教授卢光秀一起请进了演播厅———
小罗15岁了
主持人:小罗的名字是谁给起的?
父亲:我记得好像是医院起的。
主持人:为什么选这个名字?
父亲:他是优生优育的,而且我希望他超群,这个名字让人感到舒服,优秀、超群。
主持人:卢教授,起这个名字是不是寄托了一种想法?
卢:对,希望通过供体移植,能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为患有这种病的夫妇,以及其他想要一个健康孩子的夫妇提供技术手段。
主持人:你觉不觉得你比其他的孩子更聪明,像你的名字?
罗:不觉得,我们班还有许多比我成绩好的,各有各的长处。
主持人: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罗:篮球。
主持人:最喜欢的球星是谁?
罗:迈克尔·乔丹。
主持人:听说你将来要当医生,为什么?
罗:我想做个医生,同样地钻研这门科学。
主持人:医学给了你生命,你想延续它?
罗:对,就是这样的。实现了几代科学家的愿望
主持人:卢教授,你到小罗家里参加了他的15岁生日,这个生日对您来说很特别吗?
卢:因为代表了我们几代科学家的愿望,试管婴儿是我父亲提出来的,看到他的理想能够实现,在我们这代人实现,我觉得特别高兴,而且是一个新生命很快地成长,几年一个样,现在看他长得比我还高,而且长成这么俊俏的小伙子,我心里特别高兴。
主持人:他在吹蜡烛切蛋糕的时候许了愿,您有没有许愿的冲动?
卢:有,我的希望就是他们好好学习,有一个好身体,能够考上我们的医学院,将来读我们的研究生,一代一代把这个传下去,让生殖医学能够更加完美,更造福于人类。走进小罗的诞生过程
主持人:我们来一起走进小罗的诞生过程。15年前或者16年前,当时当医生告诉你有这样一种可能,但是要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得到孩子,您的心态是什么,反应是什么样的?
父亲:当时以为试管就是在体内插个管子。后来到医院里问了医生,才晓得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卢教授,十五六年前,那时的科技水平和舆论都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当时您建议做移植的时候,您的心情和压力是什么样的?
卢:我们在1980年、1981年开始着手准备。那时刚刚打倒“四人帮”,所有的科研都受到破坏,消息完全是封锁的。而且还有阻力,个别领导认为,中国人口这么多,何必还要做试管婴儿,不生就让他不生吧,自然的节育更好。
主持人:十月怀胎的时候,比您自己当初十月怀胎的时候,是不是一点都不轻松?
卢:我觉得比我自己怀第一个孩子还要紧张。而且比我任何一个孩子要珍贵得多。
主持人:您当时在产房外的那种心情现在还能回忆起来吗?
父亲:当时湖南台、中央台,好多新闻记者都去了。他妈妈是8点不到进的产房,大家都紧张,后来听到孩子哇哇哭,听见恭喜说你的孩子生了,是个男孩儿,当时心情真无法形容。
同学没有异样眼光
主持人:小罗,什么时候你开始知道自己是试管婴儿的?
罗:从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知道了。
主持人:怎么知道的?谁告诉你的?
罗:因为当时有许多新闻媒体来小学采访过我,我回去问父母,就知道了。
主持人:你们同学知道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在看你的时候眼光会不会跟以前不一样?
罗:不会不一样,他们只是当时感到惊讶,事后还跟平常一样,和我一起玩、学习,都跟平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