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濒湖脉学》浮(阳)

《濒湖脉学》浮(阳)
浮(阳),《濒湖脉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476浏览 0评论 0个赞

《濒湖脉学》散(阴)

《濒湖脉学》散(阴)
散(阴),《濒湖脉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脉经》),涣漫不收(崔氏),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柳氏)。戴同父曰: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平脉也。心脉软散,怔忡;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36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濒湖脉学》洪(阳)

《濒湖脉学》洪(阳)
洪(阳),《濒湖脉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洪脉,指下极大(《脉经》)。来盛去衰(《素问》)。来大去长(《通真子》)。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滑氏曰:来盛去衰,如钩之曲,上而复下。应血脉来去之象,象万物敷布下垂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445浏览 0评论 0个赞

《濒湖脉学》短(阴)

《濒湖脉学》短(阴)
短(阴),《濒湖脉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短脉,不及本位(《脉诀》)。应指而回,不能满部(《脉经》)。戴同父云:短脉只见尺寸,若关中见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阴阳绝脉,必死矣。故关不诊短。黎居士云:长短未有定体,诸脉举按之,附过于本位者为长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363浏览 0评论 0个赞

《濒湖脉学》弱(阴)

《濒湖脉学》弱(阴)
弱(阴),《濒湖脉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弱乃濡之干者。《脉诀》言:轻手乃得。黎氏譬如浮沤,皆是濡脉,非弱也。《素问》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病后老弱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372浏览 0评论 0个赞

《濒湖脉学》序

《濒湖脉学》序
序,《濒湖脉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李时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442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药学》第十六章 安神药

《中药学》第十六章 安神药
第十六章 安神药,《中药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凡以镇静安神为其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安神药分为两类:属不质重的矿石药及介类药,取重则能镇,重可去怯的作用,为重镇安神药,多用于实症;属于植物药而取其养心滋肝的作用,为养心安神药,适用于虚症。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1035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药学》第六章 祛风湿药

《中药学》第六章 祛风湿药
第六章 祛风湿药,《中药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凡功能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风寒湿邪侵犯人体,留着于经络、筋骨之间,可以出现肢体筋骨酸楚疼痛、关节伸展不利,日久不治往往损及肝肾而腰膝酸痛、下肢痿弱。凡患风湿痹痛者,必须选用祛风湿药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1080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药学》第五章 化湿药

《中药学》第五章 化湿药
第五章 化湿药,《中药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凡功能化除湿浊,醒悦脾胃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化湿药,大多气味芳香,故又称为“芳香化湿药”。使用化湿药后,可以使湿化除,从而解除湿困脾胃的症状,所以又称为“化湿醒脾药”或“化湿悦脾药”。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786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药学》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中药学》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凡具有平降肝阳、止息肝风作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适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晕,以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症。临床使用平肝息风药的时候,应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给予不同的配伍。如因热引起的,与清热 ……继续阅读 »

adminlele 2年前 (2023-04-14) 923浏览 0评论 0个赞

退出移动版